新学期,这些“宝藏课程”让校园生活更多彩

新学期开学了,“紧张”不再是学习生活中最突出的关键词。北京市东城区小学五年级家长李赟告诉记者,女儿的校园生活多姿多彩,在社团中跳活泼有力的舞蹈、绘制有趣的沙画、体验传统民间技艺,还可以参与各种趣味小实验。“就连小小一根木棍,孩子都能玩出花儿来,制作成微型的乐器、笔筒、秋千、书架、水车、小人等东西……”谈到女儿,李赟忍俊不禁。

李赟认为,中小学校园生活之所以如此丰富多彩,除了“双减”的成果,还得益于女儿学校的“宝藏课程”。

家长口中的“宝藏课程”,就是每所学校独有的“校本课程”。

从唤醒到绽放:校本课程的魅力在哪里

在北京市星河实验学校国美分校,每个学生都要学会制作绒花——完成一朵金色茶花,每个学生都要学习木工——完成一件榫卯结构木工小作品。这是他们的校本课程。

“每个年级开设通识性绒花、木工课程的历史文化、基本技能技法课,确保小学六年每位学生上足12节通识校本课程,是为了让孩子们熟悉中华传统文化、能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北京市星河实验学校国美分校教学主任茅宇说。

茅宇介绍,“其中手艺好、有兴趣的同学,还会通过全校招聘、基础知识竞赛、动手能力双选会等形式,经过师生双选进入精品校本课程班,精深学习绒花、木工的制作技法,成为一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小传承人。这种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最终让学生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成为自己,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湖南省衡阳市铁一中学的孩子都要学习种田。每周星期六,该校师生都要以班级为单位到当地一个研学旅行示范基地梨园小镇去劳动,锄地、除草、剪枝、捉鱼、采摘……还把技能带回学校,利用校园空地和围廊开辟“添绿小圃”,种蔬菜和花卉。到了秋季,学校会举办一次美食节,将基地劳动收获的萝卜、辣椒、包菜等和校园“小圃”收获的番茄、紫薯集中起来,烹饪为美食,愉快地吃掉。从耕种到照料再到收获、品尝,劳动教育切实回归了最初的含义,学生的体会与感悟之丰富深刻,并不是一句“学习农业技能,了解农耕文化”能够概括的。

类似的校本课程,全国各地,每一所学校都有,但是每一所都不同。

从特色到素养:校本课程的定位是什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各地各校校本课程从文艺、体育、劳动、思政、传统文化、传统技能到国际教育新时尚、主干课程趣味补充,包罗万象;上课形式也包括课堂、动手、游学等等,可谓因地制宜、百花齐放。

“校本课程就相当于学校日常餐桌上的‘自家特色菜’,需要学校自己设定菜系品类、营养结构、特色形质、文化风格。至于设定成一道开胃小菜,还是像佛跳墙那样的养生大菜,抑或民间小炒,主要是学校自主自立自洽,最终上桌的菜品优劣也看学校自己的技艺和实力。”教育文化学者,中关村学院学术委员会原负责人吕文清说。

2001年课程改革方案确定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分类,至今已实施20多年。今年刚刚公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则把校本课程定位为国家课程的拓展和补充。

“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不仅完善了国家课程体系,更满足了教育主体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载体。不仅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个性化,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还为学生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更自由更广阔的空间。它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主体,真正满足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星河实验学校国美分校教师罗金玉说。

本学期开学,校园生活因“双减”而发生的变化更多了,那么,校本课程会有什么变化?

“‘双减’对应到学校的工作,其实是‘双升’。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依托丰富的课程设计,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参与课程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每名学生都有不同的花期,要让他们在适合自己发展的校本课程中茁壮成长。”茅宇说,这意味着教学实践对校本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新课标也对校本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吕文清说:“新课标新增多项内容,需要校本课程支撑。校本课程如何定位,再次成为业界讨论的热点。”

比如劳动教育,总不能在黑板上完成,也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有田地、苗圃等环境条件,可以说,因地制宜是这门课一个必然的属性。

从需求到“宝藏”:校本课程的潜力有多大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校本课程的价值、意义、作用或者特点的话,我觉得这个词是唤醒。因为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希望用更多有意义的课程,唤醒他们无限的、不可思议的潜能,让他们健康,快乐,内心富足并充满阳光。”罗金玉说。

校本课程能够唤醒学生的无限潜能,那么,基于“双减”推进和新课标实施,校本课程应该如何进阶?

吕文清说:“发力点在于整合化、校本化及个性化实现程度。如劳动教育课程,要探索怎样结合学科,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围绕具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亲身经历来进行,这样既能涵括劳动育人的各个要素,又能融合学科本质层面的深度学习,还能产生跨学科的实践创新成果。”

“我们前不久按照新课标做过《锯木头研究年轮》跨学科项目教学实验,在中科院植物园,1-3年级学生参加。先提出研究年轮的几个引导性问题,然后两人一组合作锯木头,计时比赛,每人都锯下一小段木头,然后观察研究,查找资料,讨论说服,提出结论,接受质询,效果超出预期。”吕文清介绍,这正体现了校本课程的几大要素——利用现场环境资源(校本化),带着需探究的问题进行跨学科劳动实践(丰容化、整合化),引导孩子调取原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个性化),建构新概念和新知识(高质量)。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永安路小学为学生设计的一个“配方作业”与木头年轮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妙:《测量校园里大树的高度》。光看题目,就知道需要综合应用多种数学知识。其实,学生完成这个作业不光要靠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综合能力。它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数学思维,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双减’背景下,对校本课程的认知要有进阶,校本课程建构要升维。”吕文清说,一方面,学校组织课后服务,做作业之外的时间,需要校本课程支撑,这个定量化的教学时空,要求对校本课程有结构、系统的考量。另一方面,“双减”的核心要义是减负增效,必然要求课后服务发挥更多整合、融通、深化和个性化的作用。这两方面,决定了校本课程要有系统思维,要有体系架构。

目前,各地各校校本课程建设总体上丰富多彩、富有实效,但也存在一些表层的、零散的、口号式的活动或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向着深和真取向发力。”吕文清说,“深,指的是支持深度学习、引导学习深层知识、采用深究的方法。真,是强调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具有真实情境、真实问题、真实经验的活动项目。要让校本课程发挥国家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连接作用,给孩子们提供真实探究的机会,就要按照科学学习理论去建构,让校本课程尽快从浅层的体验、观摩、参与活动,进阶到真实的项目学习。”

编辑:姜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