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丨坚定信心勇毅行
日月开新元,天地又一春。
过去的一年,全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风险化解有力有效,创新动能加速集聚……“十四五”迈出扎实第一步、见到振兴新气象。新的一年,蓝图已绘就,路径已明晰,要以攻坚的锐气、破难的勇气、争先的志气,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
困难躲不开,问题绕不过,唯有迎难而上、知难而战,于危中求机、于难中求成,才能实现振兴发展新突破。如何塑造振兴新优势、增强发展新动能?代表们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危中见机,把“优势”变为“胜势”
坚定信心是掌握主动、创造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是办实小事、办好大事、办成难事的力量之源。
在认真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代表们更是信心满满。
高键代表认为,辽宁振兴发展取得新突破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底气越来越足。今年,我省围绕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等作出缜密安排,特别是加快推进沈抚同城化、支持抚顺露天矿坑综合治理与整合利用、加强大伙房饮用水源保护、加大生态补偿力度,为抚顺转型振兴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抚顺市必将因机而发、应势而动、积极作为。
把握先机智者胜,吹尽浮沙始见金。赵家鹏代表认为,辽宁振兴发展的底气来自于我们自身在区位、资源、科教、人才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各级政府要抢抓机遇、用好优势、找准定位、提早谋划,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们曾存在思想误区,认为辽宁工业是‘夕阳产业’。事实上产业没有‘朝阳’与‘夕阳’之分,只有‘做好’与‘做差’之别。工业兴则辽宁兴,要充分发挥辽宁工业大省优势,做优做强做精工业制造。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要注重以‘新’赋能,强化科技创新、智能制造,推动‘老’产业焕发‘新’活力、产生新动能。”赵家鹏代表说。
孙鹏宇代表认为,每个地区都有自身优势,要立足优势资源谋划突破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他表示,发展县域经济要依托当地特色资源,推动各方产业集聚。近年来,岫岩满族自治县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抓住了食用菌、绿色果蔬等资源优势,发展壮大了30多个农业产业项目,进而推动农业规模化、品牌化、精品化、智慧化发展。
“还要立足生态优势,充分发挥‘旅游+’的整合带动作用,写好全域发展新篇章。让经济与生态共建、发展与美丽同行,把美丽风光变为‘美丽经济’。”孙鹏宇代表说。
难中求成,补齐“短板”抬高“底板”
“十四五”时期,辽宁要实现振兴发展新突破。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主观努力弥补客观不足,补短板、强弱项。
“营商环境事关辽宁振兴发展全局,是辽宁实现振兴发展新突破必须下好的先手棋。”采访中,代表们不约而同地表示,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场攻坚战,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高键代表认为,净化政治生态是治本之策,加强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建设是决胜之要,增强服务意识是关键之举。政府要以企业和群众满意为标准,推进“一网通办”,通过前置辅导、带方案出让、图审承诺制等改革举措,推动多环节并联审批,实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验收。要强化要素保障,实施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耗攻坚行动,为项目落地腾出用能空间;用好用足金融扶持政策,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奖补优惠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
“现在,企业和群众办事比以前痛快多了。”丛培刚代表表示,辽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但和先进地区相比,在服务市场主体意识、政府诚信、法治环境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全省要树立“一盘棋”思想,要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目标,一项制度用到底、一个标准管到底,切实减少企业和群众因在不同地区不同标准下产生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自主空间和机遇。
“创新在振兴发展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要千方百计激活科技创新第一动力。”张桂荣代表认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让市场主体聚精会神谋发展、心无旁骛抓发展。
张桂荣代表认为,企业自身也要主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通过与科研院所联合,促进产学研相结合,针对企业实际生产需求开展科技攻关,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落地、转化。企业还要加大管理创新,瞄准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目标,通过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在制度、流程、标准、作业规范等方面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走出一条符合企业特色的发展之路。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辽宁振兴要靠人来振兴。”韩冰代表认为,尽快补足经济短板,抬高辽宁高质量发展底板,要充分注重发挥辽宁的人才优势。
韩冰代表建议,根据辽宁振兴发展需要编制紧缺人才目录,制定人才引进机制,有针对性地招才引智。引进人才规划要“准”,留住人才环境要“优”,强化顶层设计,出台配套政策,在安居、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等方面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人性化服务和优质环境。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与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结合起来,畅通人才晋升渠道,给予成长机会,激发干事热情,让与城市发展方向相契合的人才喜欢辽宁、扎根辽宁、圆梦辽宁。
奋斗成就梦想,实干创造未来。代表们纷纷表示,要锚定目标不动摇,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毅,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锐气,奋力开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