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开学季,谨防“假老师”骗局!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
“神兽们”即将“归笼”
家长们在松口气之余
千万要提高防骗意识
因为骗子会悄悄潜入家长群
冒充老师骗取钱财
#案情回顾#
近日,高新区公安分局经开区派出所接到市民卢女士报警,称自己和班上另两位新生家长被骗了。
据悉,今年5月份卢女士给儿子报名了家附近的幼儿园。报名后为了方便通知、沟通,郭老师建立了一个家长群,平时郭老师也会在群里发一些新生入学要求等通知。
案发当日早上7时44分许,群里面收到一条自称系“刘老师”的消息称要缴纳289元的新校服费用,请家长按照要求操作付款,接着又发了一个群聊二维码。
看到是“老师”发的信息,深信不疑的卢女士马上扫了二维码进入聊天群,毫不犹豫缴纳了校服费。见已有家长缴纳了费用,另两位家长也都赶紧配合工作,纷纷进群陆续转了289元。
细心的某家长认真翻看了群里的聊天记录,发现“刘老师”在群里不停催促家长进群缴费,顿时心生疑惑,赶忙打电话向郭老师核实。
很快,原先群里的郭老师发话了,他告诉家长立即停止缴费,学校并没有发布过此类收费信息,并将冒充学校名称及头像的“刘老师”移出班级群。这时候家长们才反应过来被骗。
眼见东窗事发,骗子在收完红包之后立即将家长踢出了群聊。已经缴纳费用的家长担心其他班级和学校遭遇同类诈骗立即选择了报警。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此类诈骗中
不法分子潜入家长QQ群中
改成和老师一样的头像和昵称
以需要交纳补习费或者资料费等名义实施诈骗
那么日常生活中
老师、家长们该如何辨别
避免受到侵害呢?
不要轻易对外公布班级群!
不要轻易拉人入群!
不要轻信转账要求!
凡是入群人员,都要做到五点
一看:
看身份。添加好友时候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备注信息可作为参考,但不要完全轻信。
二防:
不随意向他人推送微信群的二维码,群主要设置相关身份验证,谨防无关人员进入群聊。
三查:
注意查看可疑人员的微信号ID,高仿号一般会复制头像和昵称,但ID无法频繁修改,可以此核验对方身份。
四稳:
收到“交费”、“转账”等信息通知时,可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学生、老师多方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
五报:
一旦发现被骗,要注意收集相关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并第一时间报警。
骗子的招数不管怎么变
最后的目标都是转账、打钱
只要我们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骗子的手段再高明
也是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