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大力推动党组织向小区覆盖
——把根扎进群众心田(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孟阿姨,你家闺女的助学金办妥了!”前不久,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迎宾路街道沈新园小区党支部书记李佳蔓,用手语向聋哑居民孟文娟比画这个好消息。孟文娟眼中闪烁的泪光,无声地道出了感谢。
几个月前,李佳蔓在一次日常走访中,敏锐捕捉到孟文娟的焦虑。原来,她的女儿考上了大学,学杂费、生活费等让这个本就拮据的家庭犯了难。李佳蔓立即在民情日记上记下此事。社区党委随即将此事列为“高优先级”,专人全程代办,精准对接省级助学项目,一场温暖的帮扶接力就此展开。
一本民情日记,记录的是百姓的急难愁盼;一场帮扶接力,彰显的是基层党组织的力量。近年来,于洪区大力推动党组织向小区覆盖、干部向小区下沉、资源向小区集聚,将治理的根系深深扎进579个小区,扎进群众的心田。
如何确保基层治理走深走实?于洪区有一套“方法论”。
通过深入调查、精准摸排,将区内579个小区进一步科学划分为1084个楼院党小组,并组织小区里的流动党员、退休党员及热心群众,建立起2000余人的治理骨干台账,不断夯实基层党建的队伍基础。
小区党支部在每月4日、14日、24日定期开展“逢四说事”议事活动,让居民话有处说、理有处讲。同时,践行“民情日记”工作法,通过日常的“走、记、办、晒”四步闭环,推动干部走下去、问题记下来、事情解决好、结果晒出来。如今,这套机制已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2800余件,推动治理效能与居民满意度同步提升。
面对涉及多方、更为复杂的公共难题,于洪区进一步深化小区党建联席会议机制,将街道、社区、辖区单位、物业、业委会和居民代表请到同一张桌子上。
走进陵西街道凤凰新村小区,灰白简约的居民楼间,小朋友们嬉戏玩耍、欢声笑语。
“几个月前,这里可是另一番景象。”凤凰新村小区党支部书记程新介绍,该小区建于1998年,一度存在外墙破损、管线外露、车辆乱停等问题。
一次小区党建联席会议上,多方力量共商老旧小区改造,大家畅所欲言:“我们楼老人多,翻新楼体千万不能扰民,影响大家休息”“增加停车位我没意见,但得给大家留出休闲娱乐的空间”“这几棵梧桐树是咱小区20多年的‘老邻居’,施工可得保护好”……
最终,汇聚众智的方案出炉:党员分片联系居民化解疑虑;施工单位错峰作业;党员志愿者轮班值守,现场协调解决噪声、扬尘问题;区住建、城管等部门积极参与,配合施工单位反复优化管网铺设方案。
“小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居民的感慨道出了共同心声。目前,于洪区全区已吸纳1800余名物业、业委会党员负责人担任小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共同解决停车管理、环境改善等难题1400余件。
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目的是让居民过上舒适安心的生活。于洪区推动构建市、区、小区三级服务体系,强化支撑保障。市级层面,将舒心就业、幸福教育等民生工程直送小区;区级层面,相关部门每月17日固定到小区开展活动,涵盖文娱活动、助老服务、儿童关爱等领域。小区层面,“红色代办岗”“银发智囊团”“车棚议事会”等活动广泛开展,推动服务精准投送、邻里友爱互助。
“我们坚持‘强基小区、优治社区、赋能城区’理念,以‘根系工程’深化基层治理,着力打造组织有力、治理有效、服务有质、邻里有爱、平安有序的幸福新社区。”于洪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