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响 那时那人那事

由福连:宁死不降 用生命书写辽东抗日不屈史诗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寒冬,庄河花院乡上程子屯的由福连打死一名伪警察后逃入深山,联络了50多名山民,组建了抗日救国队伍。这支队伍逐渐壮大,发展为拥有300余人的义勇军抗日独立团,在庄河北部山区的密林中坚持抗日斗争达8年之久,历经大小战斗20余次,毙敌近百人。

独立团作战勇猛、敢打敢拼,被日伪军视为辽东地区的“心腹大患”。由福连屡遭悬赏通缉,但在群众的掩护下,每每化险为夷。面对日伪军一次次的“梳篦式”扫荡,庄河地区的多支抗日队伍纷纷被剿散。其中,东北民众抗日自卫义勇军第40路军司令刘同先因病无力继续领导队伍,打算前往关内寻求新的抗日途径,遂将残部交由由福连指挥,并郑重叮嘱:“我到关内搞到武器后回来咱们重新干,你们宁死也不要投降!”

孤立无援的由福连,抗日到底的信念始终未曾动摇。即使在队伍仅剩30余人的艰难困境中,他依然坚持战斗。1939年9月,由福连率队进行游击作战时,不幸遭到伪警察部队包围。在掩护战友突围的过程中,由福连身中两弹,仍顽强地继续还击。敌人发现后,一边高喊“抓活的”,一边蜂拥而上。由福连宁死不屈,毅然用手中最后一颗子弹自戕,壮烈牺牲,时年仅40岁。 

编辑:高佳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