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创新理论】
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核心要义和前进方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开创思政课教育教学新局面。
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的逻辑理路
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是思政课建设的源泉,指引思政课建设的前进方向;思政课是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为党的创新理论提供育人载体和传播平台。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均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价值旨归。
党的创新理论指引思政课建设的前进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思政课建设提供科学指引和动力源泉。只有扎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身魅力感染青年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发地认同并接受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自觉地学习并践行党的创新理论,才能真正增强思政课的育人实效,实现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频共振、同向而行,确保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朝着正确、科学的方向发展。
思政课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主渠道。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并强调思政课教师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作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为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并进一步转化为物质力量搭建起了桥梁,通过让学生感受到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精髓和魅力,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不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和信任,自觉接受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导,并将其自觉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的优化路径
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就要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头脑,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素质、提升思政课程建设质量,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关键在于以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学生头脑,扎实推进“三进”工作,这也是落实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的重要举措。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长期努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逐步完善成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在“进教材”“进课堂”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进一步推动“进学生头脑”工作成为当前思政课建设的重中之重。思政课要充分发挥党的创新理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学生头脑,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让青春在为祖国和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熠熠生辉。
以党的创新理论提升思政课教师素质。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核心在于以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提升思政课教师素质,这也是实现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头脑的关键。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涵养和说理能力将直接影响“三进”工作的推进,影响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效果。在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读·学·悟”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实践体验式教学法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教师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本领的价值旨归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使命,真正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
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思政课建设。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核心在于以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思政课建设,这也是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根本路径。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它不同于其他课程,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和使命。思政课建设要将党的创新理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学生充分了解世情、国情、党情的基础上,讲明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教育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深刻认识新时代党和国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使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仅仅依靠课堂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凝聚多方面力量才能完成。因此,思政课既要重视课堂理论教学,也要重视实践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更好地推动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度融合和同步推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本文系教育部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教学研究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校思政课讲道理的教学逻辑与实践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3JDSZK014)的阶段性成果。
(韩旭、王俊婷,作者分别系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