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足 活力强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徐伯元 郑鸿

2025年是辽宁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开年以来,大连锚定辽宁打造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聚焦“六个建设”目标任务,围绕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打造高能级制度型开放合作平台,外贸进出口取得良好开局,引资规模持续扩大,加快建设内畅外联的高水平开放门户枢纽。

今年以来,在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大连自贸片区,依托世界级的汽车、集装箱、油品、LNG、矿石、粮食等大型专业化码头和自贸试验区开放平台功能,大宗商品国际贸易逆势增长令人振奋。

大窑湾集装箱码头。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华 摄

大连港汽车码头里等待出口的汽车。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钟启钢 摄

新年伊始,由大连船舶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新建造的“北极探路者”号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在大连自贸片区实施保税LNG燃料加注作业,这是我国首次以岸基方式为国际航行船舶加注保税LNG燃料,标志着大连绿色船燃加注及船舶海工配套实现“双突破”。一季度,大连自贸片区新增油气贸易额74亿元,生物柴油等绿色船燃加注业务在大连自贸片区加速布局,不断提升大连的外贸竞争力。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是大连自贸片区的核心产业。在大窑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大连自贸片区打造东北汽车出口综合服务基地一季度正式运营,为奇瑞和东风日产两大整车厂提供“出厂即入区、入区即退税”运营模式,首批出口汽车已从基地扬帆出海。

在夯实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大连自贸片区充分利用综保区功能发展金融租赁新业态、跨境电商新模式,不断实现东北金融租赁业态新突破。一季度,大连自贸片区已落地飞机3架、船舶2艘,为区域“三个中心”建设注入了新动能。也是一季度,《大连金普新区关于加快拓展跨境电商出口培育外贸新动能的若干举措》制定出台,跨境电商出海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得以深化,跨境电商出口获得全业务链条支持。目前,大连湾里综保区的万众城RCEP跨境商品展贸中心出口选品基地、出口前置仓,以及已经布局完成的日韩海外仓形成联动,成为大连企业跃向国际市场的重要跳板。

外贸进出口取得良好开局。据大连海关初步统计,全市一季度进出口1198.6亿元,同比增长13.3%,增幅高于全国(增长1.3%)1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增长2.5%)10.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68.1亿元,同比增长16.7%;进口630.5亿元,同比增长10.4%。进出口额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9位,与去年同期持平;进出口增幅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4位,比去年同期排名上升11位。

作为东北开放龙头,大连引资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今年,我市着眼外商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落实国家《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加大投资促进力度,推进外商投资便利化,加强全流程服务和全方位保障,提升服务质效。今年1至2月,大连市实际利用外资8.6亿美元,同比增长69.5%,引资规模创同期历史新高。

日前,我市围绕完成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暨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动员大会和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部署要求,出台《大连市优化外商投资企业服务行动方案》,切实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全面提升对外资企业服务的水平和效能。

大连积极探索服务业扩大开放,进一步推进服务业创新发展。近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批复。批复称,国务院原则同意《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在已有试点地区基础上,将大连市、宁波市、厦门市、青岛市、深圳市、合肥市、福州市、西安市、苏州市等9个城市纳入试点范围。

我市获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将在服务业新兴业态发展、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等若干领域创新探索、先行先试,促进人才、资金、数据等资源要素跨境流动,加快构建具有大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促进全国服务业开放创新。

全市一季度进出口1198.6亿元

同比增长13.3%,增幅高于全国(增长1.3%)12个百分点

高于全省(增长2.5%)10.8个百分点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