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刘立建议布局“概念验证中心”

打通科技成果 转化“最初一公里”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石朕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改革试点,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到57%。在昨日的分组讨论中,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成为省政协委员们关注的话题之一。省政协委员、民建省委会副主委、大连外国语大学“一带一路”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立提出,积极推动我省概念验证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抢占科技创新前端的战略控制点。

高校,一直是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面对丰富的科技成果数量,转化率偏低是国内高校的“老大难”问题。刘立委员在调研中发现,商业化潜力不明确、应用场景不清晰、熟化较慢等问题,成为实验室技术与商业化产品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此外,科技研发人员和企业家缺乏对接语言、现有的中试基地和技术转移中心无法解决概念验证问题等也是导致大量专利技术成果无法转化为产品的重要原因。

“结合我省打造科研资源集中地、原始创新策源地的整体谋划,在辽宁实验室、沈阳浑南科技城、大连英歌石科学城建设中,找出创新链与产业链衔接的关键点,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一家或多家概念验证中心。”刘立委员建议,吸引天使投资人早期介入科技研发项目,举办面向东北或北方科技研发机构的概念验证峰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等,积极打造概念验证的区域性平台、力争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首选地。

刘立委员提出,出台鼓励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的相关政策。包括,围绕我省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等,制定概念验证中心支持计划,建立科技项目生成、熟化、验证、决策、转化的链条机制。出台概念验证中心工作指南等文件,明确我省概念验证中心的产业导向、科技导向以及功能定位、建设原则、政策措施,明确概念验证中心的创建条件、认定条件、申报程序,建立概念验证中心的绩效评价标准,对各类科技创新策源地进行全覆盖支持。

“概念验证作为一种风险消除机制,建设模式可以有多种。”刘立委员表示,可以是政府主导,也可以是高校科研院所主导;可以是综合服务型的,也可以是专业领域型的。可以由高校科研院所新建或共建,也可以不新设立,依托现有的技术转移机构、大学科技园先行动起来。鼓励各个概念验证中心建立专业项目库,吸引各类国家、省和省科技资金立项并验收项目开展概念验证。“但要将技术经理人(经纪人)列入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开展人才培训,打造一支专业的技术职业经理人(经纪人)队伍。”刘立委员进一步建议,组建概念验证项目遴选专家团队和概念验证服务人才团队,建立适应创投规律的基金管理办法。

刘立委员建议,加强概念验证中心与其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联动。支持开放式创新,支持概念验证中心与创新链相关的技术转移机构、孵化器、天使投资基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等科技服务机构联动,共同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生态。鼓励概念验证中心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主体共同推动验证后概念早日进入投资、孵化、转移、转化阶段。

编辑:李兆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