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七夕历史悠久 专家讲讲门道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8月22日,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乞巧节、女儿节。山西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副教授、民俗学者闫春介绍,这个节日源于古代的星宿文化和民间传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闫春介绍,七夕节的来历与民间流传的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紧密相关。它最早的渊源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如《诗经·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睆彼牵牛,不认服箱。”还有明代罗颀《物源》曰:“楚怀王初置七夕。”不过那时候的七夕,是祭祀牵牛星、织女星,还没有后面的故事。直到汉代,其细节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相传,在每年的七夕夜,天上的牛郎织女相会。织女是一位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至唐代达到鼎盛,成为了全国性的节日。女性在乞巧的同时,还会进行“拜织女”“吃巧果”等活动。

在古代,七夕是古代年轻女性最为重视的节日,有诸多传统习俗,如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晒书晒衣、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等。时至今日,七夕节成为了中国“情人节”,鲜花小礼物、晚餐看电影,情侣们多要在这一天“浪漫一把”。

编辑:高佳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