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巧遇重阳,5个贴士助你轻松登高赏秋

一年一度的国庆长假即将到来。今年的国庆第四天刚好又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秋色怡人,登高赏秋成为不少家庭长假休闲的首选。

眼下渐入深秋,地处岭南的广州,有时秋阳肆虐,有时又微有凉意,甚至时有阴雨,湿与燥交替出现,早晚温差也在逐渐加大。

在这样的时节该如何养生防病?重阳节登高赏秋,有哪些注意事项?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团队请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中医师贾超为大家支招——

饮食:滋阴润肺,多喝这些粥和汤

秋季天高气爽,秋燥之气易伤肺。如何按时节调整饮食?贾超引用《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原则,建议饮食上宜滋阴润肺,少食葱、姜、蒜、辣椒、烈性酒等燥热之品,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适当多饮水,可适当多喝些粥和汤——

适宜秋天常食的粥有:百合红枣糯米粥滋阴养胃;百合莲子粥润肺益肾;鸭梨粳米粥清热养肺;百合杏仁粥祛痰止咳;扁豆粥健脾和中;山楂粳米粥化痰消食;山药粥健脾固肠等。

适宜秋天常喝的汤:百合冬瓜汤、山楂排骨汤、鲤鱼山楂汤、鲢鱼头汤,鳝鱼汤、赤豆鲫鱼汤、枸杞叶豆腐汤、平菇鸡蛋汤、冬菇紫菜汤等。

起居:早睡早起,作息莫乱

国庆有七天假期,可以适当休息、放松。但往年一到国庆长假,有些人就控制不住自己,玩到晚上不睡觉、白天不起床,一日三餐也不能按时进食。贾超提醒,没有规律的作息对身体伤害不小,即使是在假期,也要有健康、充满活力的身体才能玩得开心。他建议,在假期中要做好计划,合理分配时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按《黄帝内经》的提法,“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作息上,即便做不到早睡早起,但也不宜太过晚睡,更莫连续熬夜透支体力。

情志:登高远眺,舒畅心情

秋季日照相对减少,草枯叶落,花木凋零,有些人会触景生情,产生情绪变化。贾超提醒,此时尤应注意精神调养,改善心境,避免不良情绪的干扰。除了尽可能早睡早起,保持神志安宁,国庆正值重阳佳节,也可以适当运动、登高远眺,舒畅心情。还可以尝试沐足泡脚,每天多伸伸懒腰,用手指梳梳头,适当多晒太阳等。

5个贴士助你轻松登高赏秋

今年国庆假期的第四天正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佳节,古人认为九月九初为吉祥的日子,宜登高祈福、拜祭先祖,这些习俗保留至今。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中医师贾超给出以下5个小贴士,助你轻松登高赏秋:

1. 准备好合脚的鞋和登山杖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双轻便合脚的鞋子很重要,鞋底沟纹深一些的鞋子,防滑功能会更好,鲜艳好洗的衣服。山里树密易掉队,穿上鲜艳的衣服容易被发现。另外,最好准备一根登山杖。特别中老年人,下山时身体前倾,容易摔倒,如遇下雨山路湿滑时,有杖支撑保险系数高很多。

2. 多带水+巧克力备用。

虽然已渐入深秋,但广州天气依然炎热,运动时出汗多,要注意少量多次适当补充水分。爬山是很消耗体力的运动,爬山时心脏负担很大,此时不宜一次饮水过多,也不宜多吃东西,如果登山时有饥饿感甚至发生低血糖情况,一小块巧克力可助迅速升高血糖,支持你到达休息点。

3. 视个人耐受程度调整登山速度

登山不能着急,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速度宁可慢一点,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调整好呼吸,把握好节奏,注意自己的脉搏。有条件的人最好戴上运动手环,监测心率(不要超过180-年龄),如果心率过快,可以站立休息1~2分钟再接着爬,也可以休息10~20分钟,但不要立刻坐下来,应待心率平稳后再坐下休息。

另外,可视个人日常习惯带点应急药品,并做足防蚊虫叮咬的措施。

4. 山上景色宜人,但赏景的话就要停下脚步,但在崎岖险峻的山路上边走边四处张望,容易出现意外,如果出现脚扭伤,行走和救护都很困难。所以,尽量走路不看景,想看景便找个开阔平坦、安全的观景处,停下脚来好好欣赏一番。

5. 爬完山后注意休息

就像运动后的拉伸放松,爬山后的休息也很容易被忽略,如果不放松的话,接下来的几天可能会在肌肉酸痛的折磨中度过。建议爬完山后最好做个按摩,放松一下腰部,用热水泡脚,吃些高营养能量的食物并睡个好觉,助体能迅速恢复。毕竟国庆有七天假期,除了做好当天的游玩计划,也要为之后几天的计划准备充足的体力和精力。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