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蓝”炼成记

连续五年实现300个以上蓝天,连续四年实现6项污染物全部达标,PM2.5年均浓度历史上首次迈入“20+”……大连市的“颜值”越来越高,市民的蓝天获得感越来越强。

家住大连市中山区港浦路附近的李洋,是一名跑步爱好者,每天傍晚都会沿着海岸边跑5公里。他接受《环境经济》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这几年最大的感受,就是蓝天越来越多,空气越来越好,‘雾霾’这个词几乎不怎么说了。”

但谁曾想过,这样一名治气“优等生”却在2019年出现了环境空气质量同比变差的情况,之后被生态环境部约谈。这次约谈给当地的思想观念和产业发展方式带来了巨大转变,同时有力地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夯实了企业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

环境空气质量同比变差被约谈

2019年1月至9月,大连市PM2.5、PM10、氮氧化物、臭氧浓度均值同比分别上升25%、17.6%、8.7%、10.2%,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上升13.1%。

彼时,国务院印发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已有一年多。根据文件要求,经过3年努力,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明显降低细颗粒物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

大连市因环境空气质量同比变差被生态环境部约谈。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浩接受《环境经济》采访时解释说:“此‘约谈’非彼‘约谈’,大连市被约谈,并不是因为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而是因为同比改善幅度下降。”

那么,2019年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什么会同比上升?PM2.5等几项主要大气污染物指标为什么不降反升?问题的症结到底出在哪里?

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副处长周滨接受《环境经济》采访时分析说,一方面是对环境空气质量管控的复杂性缺乏客观准确的认知,2019年大连市气象条件同比偏差,降水总量和次数减少,静稳、高湿、近地逆温增加,同时上游周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大多呈恶化状态,受外来传输影响较大。另一方面,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储备存在短板,大气污染预测、分析、溯源等技术力量薄弱且装备不足,大连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来源解析还不够清晰。

王浩坦言,除了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同样存在。“2018年,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创下历史最好水平,大家在精神上有所松懈,有歇口气儿、缓一缓、慢慢干的想法,对环境空气质量预判不到位,应对步伐没有跟上。”

大连某石化公司通过遥感探测和走航监测技术助力无异味工厂创建

约谈是一种手段,更是一次警醒,但对大连市而言,也是一次契机,可以更好地促进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

大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直属一大队大队长环久峰接受《环境经济》采访时表示,大连市被约谈后,从市委市政府到各个委办局再到各区县,大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又迈上了一个台阶,不仅推动解决了一批环境问题,而且还把之前一些想干的工作提上了日程。

“从业务工作角度考虑,环保督察对促进统筹推进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大气处负有很多综合协调的职责,现在调度、协调、推进,比之前顺畅多了。”周滨告诉记者。

三葉电器(大连)有限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从2019年至今累计投入600万元,用于污染治理和设备提标改造,目前正在积极申报绩效评级变更,打算由原来的D级企业申请为C级企业。

“升级到C级企业后,遇到重污染天气只需要部分生产线停产,这样一来,可以保证产品纳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赢得客户信赖。”企业环保负责人向《环境经济》解释说:“对制造业企业来说,订单就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加大环保治理投入,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更是一份社会责任。”

可以说,这次约谈让大连市上上下下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无论是地方党委政府,还是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又或者是市场主体,约谈给当地的思想观念和产业发展方式带来了巨大转变。

投入真金白银开展“百日攻坚”

被约谈后,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加力,以环境空气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为底线,认真剖析问题症结,全面压实整改责任,着力在专项治理、源头防控、机制完善上下功夫。

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大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5个要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调度;二是压紧压实责任,推进问题整改;三是开展“百日攻坚”,扭转不利形势;四是完善应急预案,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五是加强督办通报,从严考核问责。

2019年9月18日,《大连市打赢蓝天保卫战“百日攻坚”工作方案》经大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实施,从实施扬尘精细化管控、开展面源污染整治、抓好挥发性有机物及工业治理、开展船舶等非道路移动源污染管控、应对重污染天气、强化环境监管等六大方面全面展开,力争“百日攻坚”行动结束后,全面完成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年度控制目标,即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不低于82.2%,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内。

周滨告诉记者:“这份方案明确了大连市各有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根据方案,每月至少通报一次工作开展情况。对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问题,要依法依规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对连续两次被通报批评同样问题的地区或部门,大连市政府将进行约谈、问责。此外,还建立了调度制度、通报制度。”

“以前部门之间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不明确,有时候存在争议,现在方案印发实施后,职责都清楚了,大家各自回去落实各自的。”环久峰告诉记者。

除了从顶层设计层面加强谋划,大连市还投入真金白银,全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恒力(大连长兴岛)产业园

以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为例,由于资金投入大,为了鼓励企业加快改造步伐,2019年大连市政府投入1.3亿元补助资金,支持6家燃煤电厂顺利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大连泰山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山热电)就是其中一家。

泰山热电是一家以供热为主的热电联产企业,拥有两台循环流化床锅炉。企业环保负责人接受《环境经济》采访时表示,经过改造,两台锅炉烟气中的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低于10毫克/立方米、35毫克/立方米和50毫克/立方米,满足超低排放要求。

谈起这次超低排放改造,企业负责人感慨万分。“超低排放改造,大连市有补贴政策,但我们心里打鼓,不知道最终会不会给,什么时候给。但真没想到,2020年验收通过后,很快就把补贴款2200万元打到企业,这笔款解了企业当时的燃眉之急,所以很感谢市生态环境局在前期的政策解读以及后期验收、补贴申请方面给予的帮助。”

此外,2019年大连市还完成了766辆散流体车辆改装工作,实现市区渣土车全封闭,实施废弃矿山绿化修复工程1282亩,取缔市区55处散煤销售网点,建设314套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特别是散流体车辆改装工作,这笔钱来自于市长基金,没有让车主多花一分钱。”环久峰告诉记者。

经过一番努力,2019年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302天,优良天数比例为82.7%,PM2.5平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分别完成了辽宁省政府下达的优良天数比例79.6%、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的工作目标,而且6项污染物年均浓度全部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大连蓝”底色越来越纯,含金量越来越足,颜值越来越高,大连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越来越强。

《2020年大连市民生态环境意识及行为调查课题报告》显示,对环境空气质量作出正面评价的受访者占比近八成,其中有21.54%的受访者认为环境空气质量很好,57.3%的受访者认为环境空气质量比较好,相较于2017年的环境空气质量调查结果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这一成绩的取得,对于一座北方供暖城市而言实属不易。这次约谈促使大连市完善顶层制度设计,也为后续几年大气污染防治打下坚实基础。”王浩感慨地说,大连市不仅2019年完成年度目标,2020年还收获了332个蓝天,达到“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2021年PM2.5平均浓度达到28微克/立方米,首次进入“20+”,创大连市历史最好水平。

首要污染物从细颗粒物变为臭氧

进入“十四五”时期,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也面临着污染物减排空间收窄、污染源治理难度加大、臭氧污染凸显等严峻挑战。

周滨告诉记者:“目前,影响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已经从PM2.5转变为臭氧,臭氧治理成为大连市未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

不同于PM2.5,臭氧污染并非直接由污染源排放导致。VOCs和氮氧化物是产生臭氧的两种“原料”,被称为生成臭氧的前体物。它们在强烈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下,经过光化学反应,就会产生臭氧。温度越高,光照时间越长,臭氧浓度往往越高,因此每年5月至9月是臭氧污染的高峰期。

专家指出,VOCs来源广泛,包括机动车尾气排放、油品挥发泄漏、工业企业排放、溶剂使用排放等,而氮氧化物来源主要是交通源和工业源两方面。

臭氧之所以成为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与其现有产业结构息息相关。大连市不仅是一座海滨旅游城市,还是一座工业名城。

目前,大连市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已形成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基础化工材料、化肥农药、轮胎、精细化工等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5270万吨/年,PTA1560万吨/年,PX590万吨/年,原油加工和石油化工等成为大连市支柱产业,并在国内占据重要位置。凭借得天独厚的深水泊位和港航物流优势,大连港口可停靠世界最大的VLCC(超大型油轮)船舶。

病根找到了,药方就好开了。为有效遏制夏季臭氧污染高发态势,大连市印发《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VOCs整治范围,包括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印刷及包装、橡胶和塑料制品、仓储等重点行业企业。

根据文件要求,大连市共梳理出254家涉VOCs重点管控企业,通过采用“一厂一策”模式,从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和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全面开展深度整治,着力推动高效治理技术替代,同时深入组织开展臭氧雷达扫描、VOCs走航监测等项目,实现VOCs精细化管理。

在大连荣华彩印包装有限公司,两套蓄热燃烧氧化炉(RTO)处理装置正在运转。企业负责人接受《环境经济》采访时表示:“通过对有机废气进行760℃以上的充分燃烧,可以实现废气中VOCs去除率达到95%以上,排放浓度低于辽宁省工业涂装工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40%以上。”

“前期购置这两套设备花了2000万元,一开始还挺抵触的,毕竟一下子投入这么多,但是后来设备运行以后算了一笔账,不仅可以收回成本,还能省了买天然气的费用。”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进一步解释说,废气燃烧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经过回收处理可转化为车间使用的蒸汽以及取暖供热能量。根据目前统计数据,每日可以节省天然气2000立方米,按照现在市场价格每立方米6元计算,每日就节省12000元。如果是冬季取暖的时间段,将节省得更多,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现阶段除了VOCs,氮氧化物污染防治也不容忽视,后者涉及一个总量空间的问题,关乎大连市高质量发展。”周滨分析说,结合大连市实际,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占比50%左右,工业源排放的氮氧化物占比40%左右。

对此,大连市紧紧抓住机动车污染防治这个“牛鼻子”,初步建成移动源污染防治“天地车人”一体化监管体系。加强移动源销售环节环保达标监管,实现查验比例100%,落实环检机构全覆盖执法检查,源头把控“超标车”。建立超标车辆黑名单锁定—维修—检测—解锁管理模式,建成机动车遥感监测及黑烟车自动抓拍系统、柴油货车在线监控系统,利用非现场电子警察查处限行高排放柴油货车1万余台。率先开展国Ⅲ中重型柴油货车深度治理工作,成为《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实施以来,全国首个实施中重型柴油货车颗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协同控制的城市。

随着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向纵深推进,大连市坚持“深度治理+精细化管控”,紧盯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矛盾,敢起“硬钉子”,善啃“硬骨头”,2021年臭氧平均浓度1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8%,连续4年持续下降。

生态环境执法守护“大连蓝”

今年以来,辽宁省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全面贯彻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精神,全面优化环境监管方式,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着力实现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

据了解,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对香海热电厂等97家企业纳入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包括热力生产和供应、火力发电企业69家,化学品制剂制造类企业9家及金属制品制造、食品制造、服装制造等其他各类制造业企业19家。

环久峰告诉记者,企业被纳入“正面清单”后,执法人员通过采用智慧环保系统、在线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等非现场方式进行环境监管,减少或免除现场检查。

打开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微信公众号“大连生态环境”,点击下方菜单“环境执法”,就会看到“执法事项公开”等4个选项。点击进入“执法事项公开”,2022年市、县(区)执法队执法计划、正面清单、免罚清单、自由裁量基准、执法事项清单、执法程序等重要信息一目了然。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将执法事项向社会公开,方便企业随时查阅。

在程序上,大连市生态环境局严格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环境行政处罚办法》,制定《大连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处罚工作程序(试行)》,并依据处罚工作流程,自行研发了“大连市环境违法行为查处系统”,实现全部行政处罚案件通过“大连市环境违法行为查处系统”办理。这套系统能够全面归集办案证据、全流程记录办案过程信息,且处罚文书只能通过系统来生成,可实现案件办理情况的回溯审查,杜绝“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发生。

为规范行使行政处罚权,确保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平、公正,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对《大连市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进行修订并在官网发布,对水、大气、噪声、固体废物、建设项目等十三类法定行政处罚权,依据违法程度和违法情节合理量化、分档处罚,坚决排除人为因素干扰,有效杜绝“任性罚款、人情罚单”。

在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切实助企纾困方面,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及时修订《大连市生态环境局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在原有六类12项免罚违法行为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分类和5项免罚违法行为,修订后的免罚清单共有七类17项免罚违法行为,增加幅度超过四成。

不过,免罚清单对可以享受免罚权利的情形作出了具体规定:一是企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二是企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

据介绍,《大连市生态环境局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从发布至今,目前已经有数十家企业享受到了“容错免罚”的红利。

此外,大连市坚持 “执法+普法”并重,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原则,执法人员在现场执法检查工作中积极推行说理式执法,讲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环境守法注意事项,帮扶企业消除环境违法隐患。大连市甘井子区执法人员发现某混凝土制造企业存在无证排污问题后,在责令企业整改的同时,向企业耐心讲解排污许可证相关法律法规,指导企业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定期对企业整改情况进行后督察,确保企业守法经营,切实杜绝以罚代管现象。

王浩接受《环境经济》采访时表示,“十四五”期间,大连市大气污染防治将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一方面,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紧盯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大气污染问题。另一方面,深化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在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上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建设美丽大连开好新篇章。

编辑:姜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