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销有余提示不足 探访商超里的“临期食品”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刘源

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近年来,临期食品以其实惠的价格在消费者中走红。记者近期走访发现,我市部分商家对临期食品销售往往是折扣促销有余而临期提示不足。消费者在购买时还需多留个心眼儿,仔细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5月9日14时30分许,记者来到盒马鲜生(西岗店),在“折扣专区”货架上看到摆放着正在打折的食品。一款4月28日生产的豆制品上,贴有“5折”的促销标签,距其“15天”保质期到期仅剩4天,然而无论在“折扣专区”货架还是在打折商品本身,均没有“临近保质期”之类的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中规定,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商家并没有设立专门的临期食品销售区,而是将打折的临期食品和正价食品混在一起出售,一些消费者以为是普通促销活动,并不会仔细查看食品保质期。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表示,购物时往往关注价格而忽略了保质期。一位老年消费者坦言:“字太小了,不好找、看不清楚。”

在记者走访的多家大型超市中,仅发现沃尔玛(福佳新天地店)和家乐福(黄河路锦辉店)对临近保质期食品做了提示。5月5日,记者来到沃尔玛(福佳新天地店),超市设有专门的临近保质期商品专区,还在商品条形码处贴有“临近保质期”标签,并在明显位置张挂“温馨提示”——“请在有效保质期前食用/使用”。5月11日,在家乐福(黄河路锦辉店),记者看到多个“大清仓”货架,上面多为临期食品,每一个货架上都挂着印有“临期商品,出售不退不换”等字样的黄色标牌。

记者就临期食品的管理规范咨询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说,市面上销售的预包装食品种类繁多,保质期各有不同,目前对临近保质期的概念没有明确界定,“一般来讲是由企业和商家按照实际经营情况,确定临近保质期食品的范围,通过自查将临期食品整理出来,促销或者提前回收,以保证食品在保质期内销售。”据了解,一些大型超市会按照食品保质期划定临期范围,比如24个月保质期的食品,保质期还剩3个月时划为临期;保质期7天的,在其生产日期后的第4天或第5天视为临期。该工作人员还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临期食品时不仅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还应关注贮存条件,“一些食品虽然还在保质期内,但未按照要求的温度、湿度贮存,也可能会出现变质等问题。”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