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稳岗” 各地打出政策支持组合拳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1076万人,创下历史新高。今年两会上曾提到,2022年我国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共计约1600万人,为多年来最高,就业压力不小。《新闻1+1》连线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共同关注:2022,看就业!

1076万高校毕业生中,哪些毕业生的就业更需要格外关注?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董煜:今年应届大学生的毕业形势最为严峻,同时也是宏观政策最主要的关注点之一。传统意义上来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和学历高低相关,和学校的客观排名存在关联关系。从专业性上来说,经济中供需的阶段性矛盾会对一些专业或一些区域的就业问题带来影响。

在专业方面:比如有些同学的专业是面向传统消费行业,或是和社会性服务业相关的专业,可能这样的专业在就业时面临的难度就会大很多,比如现在互联网经济本身在转型过程中,这方面的专业可能也会阶段性带来一些难题。

在区域方面:疫情之下有些地方的经济困难问题会格外凸显,这些地方的局部就业困难问题会放大。可能对去求职的大学生的个人选择能力、表达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今年的形势需要每一位学生都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高校校长、书记“访企促就业”

能解决哪些问题?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董煜:通过高校书记、校长出去牵线搭桥,能解决一些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能让一些专业的学生群体性实现就业,整体会更加精准,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当然,这样的形式只是当前就业一系列组合拳中的其中一种,它会发挥一些作用,但可能我们要更多从经济基本面着手,从就业创业的门槛条件着手,从培训等多方面着手。只有把组合拳打好,这些高校的书记、校长面向用人单位推出他们的学生时,学生才能得到更多机会。我们不光要培训这些学生,针对这些去推销学生的书记、校长本身可能也要经过一些培训。他如果能更好地介绍学生,让用人单位更了解学生,才能实现供给和需求更好对接。

以个体工商户为代表的小微企业

如何在当前环境中避免冲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张立群:第一取决于宏观经济大盘能不能稳得住;第二和我们政府的助企纾困政策细化落实的效果有重要关系;另外和疫情精准防控能力的提高也有重要关系。

我们现在的就业压力确实比较大,包括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包括我们现在有1.7亿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等等;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国家当前的人力人才资源供给还是丰富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国家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仍然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我们目前的任务就是要着力应对好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充分释放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让小微企业的生产能力充分释放出来,让它们的产品销售形式、资金周转的形势全面好转起来,从而对就业形成更有力的支撑。

各地推出助企纾困政策

将如何帮助小微企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张立群:从财政角度来看,今年助企纾困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比如最近推出的1.5万亿留抵退税政策,对小微企业的现金流会形成比较直接的支持。而且我们可以看到这方面进度也比较快,现在已经有4000亿资金落实到基层了,这方面的政策对解决小微企业资金困难问题是一个重要支持。另外,从金融方面来看,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这些对小微企业贷款难也好,资金周转难也好,都是比较有力的支持。

编辑:高佳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