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共赴“冰雪之约”


记者 常 理

1924年的1月25日,法国南部一个叫做夏蒙尼的小镇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来自挪威、瑞典、芬兰等16个国家的258名运动员齐聚一堂,在滑雪、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和有舵雪橇5个项目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这便是第一届“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以此为起点,冬季奥运会正式被列入奥运会的体系。

历经近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如今的冬奥会成为四年一届的全球性冬季体育盛宴,是世界各国文化沟通交流的重要舞台。

冰与雪的演绎

现代冰雪运动起源于欧洲,从当时一些群众性冰上、雪上娱乐项目,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育运动项目,并逐步演变成国际性的赛事活动。1880年,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地区举办了国际速度滑冰对抗赛,1883年,挪威霍尔门科伦举办了国际传统滑雪赛,等等。这些国际赛事受到人们广泛欢迎,也让冰雪运动的认可度不断提升。

时至今日,随着冬奥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承办冬奥会的城市累计达到了20座,从阿尔卑斯山麓到落基山脉,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黑海之滨,从多瑙河畔到东亚大地,奥林匹克的火种撒向了世界各个角落,留下了光辉美好的印记。

我国第一次冬奥之旅是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办的第13届冬季奥运会,当时我国共派出28名运动员,参加了滑冰、滑雪、现代冬季两项等18个单项比赛。2002年第19届冬奥会上,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杨扬成为我国第一位夺得冬奥会金牌的运动员。2015年7月31日,北京正式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

李兴钢已经是第二次参与奥运场馆设计了。在北京夏季奥运会“鸟巢”工程设计工作中,他提出并开设了三维设计专业。如今,李兴钢担任了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设计师,他感叹说:“从夏奥到冬奥,从鸟巢到延庆,我有幸参与了这两个伟大的工程,也在这个过程中见证了祖国的日益强大。”

“申奥成功以来,我国冰雪运动从政策制度体系建设到推广实践,从专业竞技到群众性冰雪运动,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冰雪运动参与人数不断增加、活动呈现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冰雪赛事成绩明显提升、冰雪场地设施建设成果丰硕、发展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北京市冬奥文化与冰雪运动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邹新娴对记者说。

力与美的融合

冬奥会受关注程度不断提升,跟冰雪运动的独特魅力是分不开的。

速度是冰雪运动一大突出特点,无论是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还是时速可达130公里以上的雪车、雪橇项目,高速的冰上滑行不仅让运动员不断追求更加极限的运动体验,而且给观众带来极具观赏性的视觉冲击。冰雪运动完美展现了力与美的融合,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等,不仅需要速度和力量,更需要娴熟的技术、过人的胆识和出色的现场发挥,才能最终赢得评委和观众的认可。

不断的传承与发展也让冰雪运动焕发新的生机。比如历史最悠久的冰上运动——速度滑冰。早在11世纪至12世纪,荷兰、英国、瑞士等一些国家的人们,就开始脚绑兽骨、手持带尖木棍在冰面滑行。到了17世纪,这种早期的冰上交通方式演变为冰上运动。1924年第一届冬奥会上,速度滑冰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如今,这项运动的竞赛更激烈,运动的场馆设施、装备更完备,运动员的技能水平更高超,观赏性更强。

再比如花样滑冰,1863年美国芭蕾舞大师杰克逊·海恩斯将舞蹈元素融入滑冰技术,实现了滑冰运动与舞蹈艺术的结合。我国首次出征冬奥会时,就派出选手参加该项目。此后,申雪、赵宏博,张丹、张昊,庞清、金博洋等一代代优秀的花滑选手,不断在冬奥舞台上奏响华丽的中国乐章。

此次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无疑将极大推动冰雪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的制冰技术让冰雪运动实现了全国覆盖。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走上冰场、走进雪场,充分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

邹新娴建议,应进一步优化冰雪运动发展政策环境,加快场地设施建设,夯实冰雪运动发展基础。同时,举办更为丰富多彩的冰雪活动,为群众广泛参与创造条件,狠抓青少年群体冰雪运动普及推广。还要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支持冰雪运动社会组织发展。

团结与友谊的象征

体育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增进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奥林匹克宪章》中对奥林匹克精神有这样的定义: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曾提出,希望通过国际化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引导人们参加公正的体育竞赛,加强各国人们之间的团结,倡导和平与友谊。

当前,纵观国际国内,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国际形势复杂的背景下,举办一届成功的冬奥会,意义重大。“疫情背景下筹办冬奥会更需要高超的组织管理能力,完善的运作机制和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法治化、规范化的流程。冬奥会的召开,不仅可以大大提升主办城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更可彰显人类共同合作和团结向前的努力。”邹新娴认为。

从2015年申办冬奥会成功以来,我国积极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推动各项筹备工作有序进行,为奉上一场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提供了有力保障。

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张建东日前表示,12个冬奥竞赛场馆全部完工,并通过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认证,全面具备办赛条件。

国际雪橇联合会主席埃纳斯在参观了位于延庆赛区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后表示:“这座场馆对所有雪橇运动员来说,都是一份很好的冬奥礼物。”

百年前,曾有人提出了著名的奥运三问:中国何时能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邀请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来参加在中国举办的奥运会?

而如今,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这些梦想逐一实现,中国已成为奥林匹克竞技大国,屹立于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相信,这次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必将书写辉煌、载入史册,让我们为奥运健儿加油,为北京冬奥会加油!


编辑:谭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