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辽宁的故事

【穿越历史的感动】临危不惧剖炮弹 中国保尔苦传薪

故事主人公:吴运铎,男,祖籍湖北省武汉市,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煤矿。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南兵工局副局长、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吴运铎是新四军兵工事业的创建者和新中国兵器工业的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撰写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鼓舞了一代代青年人。

吴运铎

1938年,中华民族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吴运铎年轻的爱国之心在燃烧。“我要去找部队,去找党,去打日本鬼子。”他来到革命斗争开展得轰轰烈烈的安源煤矿,被介绍到皖南新四军军部。首长对他说:拿枪的和修造枪的都是革命的需要,现在部队正缺枪,你又是技术工人,我们派你到修械所发挥你的专长。

随着华中抗战形势的发展,吴运铎又被派到淮南建设一个年产60万发子弹的工厂。在军工部和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下,吴运铎拼命工作,历经了重重困难的考验,与战友们建立起一座“茅屋工厂”。

在一次挖取雷汞零件时,不料手中的雷汞突然爆炸。吴运铎只觉得眼前火光四射,满屋尘土被震得腾飞,他左手的四个指头被炸掉,左眼被炸瞎,昏死过去。几天之后,他以顽强的生命力,挣脱了死神,渐渐地苏醒过来。出院后,吴运铎带着浑身伤残,带领着战友们设计制造出33台生产子弹的母机,使子弹工厂达到了年产60万发子弹的生产能力。接着,他又收集各式各样的炮弹进行研究,参阅大量的书籍,试制出36门平射炮和大批枪榴弹,有力地支援了前方,打击了敌人。

1947年春,党组织考虑他身体的状况,安排他到大连治病。治疗期间,他主动提出留在大连从事兵工生产。此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已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战斗中,我军缺少大量炮弹。为了早日生产出炮弹,支援解放战争,他毅然地投入到炮弹和引信的研制试验中。

就这样,吴运铎离别鲁南到达了胶东的烟台,与一部分中央派去东北工作的干部汇集在八路军兵站,脱掉军装穿上便衣,准备渡渤海北上,同志们选他当领队,把中央文件交给我。晚饭后,夜色渐浓,同志们钻进小火轮的底舱。

汹涌咆哮的海浪,忽而将火轮向上抛起,忽而又如落深渊。小火轮就像一头野马,发狂地尥蹶子。午夜,突然一艘敌舰探照灯射出一束光柱,扫射黝黑的海面。小火轮关闭了发动机,静悄悄地随波漂流,敌舰未发现目标,掉转舰首疾驶而去……

炮弹厂建立在甘井子老龙头山下的一个偏僻荒芜的海滩上,而引信厂却建在离老龙头20里以外的老虎牙的山坳里。吴运铎拖着残腿,每日往返于其间荒凉的小山道上,有时,为了一项研究,一天要来回走上两三趟。为提高炮弹的产量,他向领导提出改变生产方法,用水压机压制,来替代机床切削,这样可以使产量提高数十倍。

在创业的日日夜夜里,吴运铎似乎忘记了自己到大连是治病疗养,忘我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他常常秉灯研究,工作到深夜。在炮弹试验中,没有专用设备,弹体上的钢带压不紧。如果弹带嵌压不紧,就会引起炮弹在炮筒里爆炸,把大炮炸毁。他凭着多年军工生产的实践经验,采取土法上马,设计了一套简单的专用工具,解决了这一难题。炮弹生产技术上的问题,在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又一个被攻破了。最后碰到的是炮弹钢的热处理问题。炮弹钢要不要热处理,关系到炮弹杀伤力大小。只有进行炮弹爆炸试验,才能确定。

1947年9月22日的晚上,他搬运了8个炮弹壳回到引信厂,连夜装配好,准备第二天试爆。

次日,吴运铎和炮弹厂厂长吴屏周进行炮弹爆破和杀伤力试验。他们在场地上挖了一个个土坑,然后把炮弹埋进去,外面只露出炮弹的信管,在信管上又系上一根绳子作拉索。他们躲在远处的一个小土包后面,用手拉索爆破。“轰”!扯响的第一颗炮弹,像从地里喷出一支火柱,那巨大的爆炸声冲击着山岩,震得悬崖上的石片和泥土纷纷下坠。炮弹的破碎片呼啸着飞过他们的头顶,飞进了奔腾的海浪里。他们高兴地跳出土包,搜寻回炮弹的破片,作了爆炸的记录。接着连续试爆了6颗炮弹,效果都比较好。可是,当他们扯动第7颗炮弹绳索时,炮弹却没有爆炸。

几次拉索,还是不响。“怎么回事?”他们蹲在土坡后面,思考着炮弹不响的原因。吴屏周耐不住性子,一个高从土坡后面蹦了出去,向埋炮弹的地方冲了过去,吴运铎急忙追上去。正当他们蹲下准备检查时,炮弹山崩地裂似的爆炸了。巨大的爆炸波浪把他俩从地面抛了起来。吴屏周同志当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而吴运铎也躺在了血泊之中。他的左手腕骨被截断,右腿下半截全炸烂了,脚趾也被炸去了一半。

闻讯赶来的同志们忍着悲痛把吴运铎抬上了卡车,送进了医院。

入院的当天,吴运铎就休克了,死亡在威胁着他。同志们都为他的生命担忧,在工厂后山顶建筑了坟墓,置办了两具棺木。安葬了吴屏周,还为吴运铎留下了一具棺木。

经过9个昼夜的抢救,他终于清醒过来。他躺在病床上,左手和右腿被夹板牢牢地固定着,头部、腹部一直到脚尖都缠满了纱布绷带,动弹不得。他知道自己的伤势是十分严重的,但他相信死亡跟自己是无缘的,战胜它已经不止一次了。

他想起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里保尔·柯察金所说的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第二年的秋季里,吴运铎全身伤口已愈合,只是头部和双腿的肌肉里还留下许多弹片,为了能早日出院工作,就让它们呆在肌肉里吧。右腿骨折仍未能愈合,但已能下床撑着双拐行动了,他请求领导批准后,回到了工厂,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和劳动。后来,吴运铎回忆说:“人们传说,仅淮海战役就射出了20多万发炮弹,这些炮弹都是从大连运至前线的。”

编辑:姜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