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之:在北方生态脆弱区 推广干果林木种植

记者 关艳玲

“核桃、板栗、榛子等干果被誉为木本粮食,以干果林木为代表的经济林木,能够适应干旱、半干旱、高寒的丘陵、荒漠等地区,能够形成稳固的植被,起到防风固沙、控制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等作用,具有重要生态效益。”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住辽全国政协委员刘凤之建议,在北方生态脆弱区推广干果林木种植,藏粮于林。

刘凤之介绍,由东北向华北—西北呈镰刀弯状分布的干旱半干旱区域,被称为“镰刀弯”地区。目前,我国以这些地区为代表的北方生态脆弱地区,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地区,也是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严重地区。“实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根本出路是要提高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既解决绿起来的问题,又解决富起来的问题,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要并重。”

经过调研,刘凤之发现,目前“镰刀弯”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而由于该地区降水量少、旱灾频发,玉米产量低而不稳,为增加产量,农民往往过度开垦,侵占林草地,加剧水土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为此,刘凤之建议,进一步深化完善北方生态脆弱地区种植结构调整政策,出台支持政策和措施,鼓励干旱半干旱山地丘陵地区种植板栗、榛子、核桃等兼具优质高产和抗旱抗寒性能的干果林木,实现这些地区常年植被覆盖、水源涵养、抗风抗沙,兼顾生态保护和农业发展。要加大干果林木良种培育和推广力度,各级农林技术推广机构应加大干果林木种植技术推广培训,坚持公益性为主,兼顾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帮助农民提高干果产量和品质,并开拓销售渠道,深化加工方式,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使以“镰刀弯”地区为代表的北方生态脆弱地区干果林木种植能够享受一定金额的生态效益和种粮补贴,并将干果林木种植纳入生态效益补贴和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确保干果林木种植总体经济效益不低于玉米种植。

编辑: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