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家长请注意:骗子新招数——冒充公检法,针对未成年人!
周末假日,孩子待在家中看似安全,但其实,“危险”在暗中蠢蠢欲动。下面小编带你近距离了解诈骗,见招拆招,帮你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据悉,浙江12岁女孩网上遭遇“警察”恐吓,慌乱之下被骗5000余元。小编整理了一下,事情是这样的:1月25日下午,中学生小菲在家中用平板看短视频。突然,她收到了一条来自好友的消息,这个好友是十几天前加上的,之前也没联系过。小菲好奇地点开消息,没想到对方却是不怀好意。“你的账号做过违规事情!”“你是未成年人,所以你的父母要为你顶罪坐牢!”“你要好好配合我们的调查!”对方同时发送来一段视频,是派出所接处警大厅的景象,中学生小菲一下就相信了对方的话。顿时慌了神,只想不让父母被抓走。紧接着对方表示:“你要配合我进行操作,不然你父母起码要坐牢五年。”于是中学生小菲按着对方的要求向爷爷要了手机把自己反锁在房间听对方指挥。她被对方拉进了一个群聊,连续发了20余个红包。将账号内的5000余元尽数转给对方,又按着对方的要求注销了微信支付功能。事情结束后,小菲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于是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她父亲立即意识到女儿是被骗了,赶紧带着小菲到当地派出所报了警。未成年人社会经验缺乏、判断力不强,骗子很容易利用这一点对孩子进行诱骗。
网警提醒:骗子假冒警察,以威胁、恐吓的文字内容,诱骗未成年人进行转账,这种新型诈骗手段,无疑对未成年人成长有极恶劣的影响。家长要积极帮助孩子做到以下几点:1、避免孩子沉迷网络。家长尽量与孩子多沟通、多培养课外兴趣,可以陪同孩子上网,经常对年龄较小的孩子使用的电子产品进行检查。2、不建议家长把各类支付密码告诉孩子。家长也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以免其受骗后大额转账汇款。3、和学校一起努力,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骗教育。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4、家长可通过言传身教,教会孩子不要向陌生人透露个人隐私,不要暴露自己独自在家的信息,不要在网络平台上随意定位,遇到类似诈骗的情况及时向父母求助,或拨打110进行核实等。#烟台网警提醒#另外,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警觉性,增强孩子的防骗意识,避免孩子上当受骗,不要让孩子的天真变成骗子伤害他们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