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当“红娘”,以赛为媒打造大湾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器”
12月10日-11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承办的2020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演大赛总决赛在佛山举办,进一步搭建高校与企业对接合作的桥梁,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成效,促进佛山乃至全省政产学研深度融合。
近年来,佛山在探索校地合作、深化产学研、加快制造业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全省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探索产学研合作新路径,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建设成果,正是佛山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有力见证。截至目前,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演大赛已连续举办三届,累计100余所高校、近500个高校老师项目参赛,吸引了100多家对口企业和投融资机构现场对接,共有99个项目与企业对接,14个项目落地转化总金额达5468万元。
12月11日,2020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演大赛总决赛结果在佛山南海千灯湖创投小镇揭晓。经过激烈角逐,初创组及成长组两组各决出一二三等奖。
大赛总决赛上,参赛团队依次路演,先进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以及新材料等多个领域的项目同场竞技,赛事高潮迭起。参赛团队通过“9+6”路演形式演讲,经过9分钟推介和6分钟答辩环节后,由专家评委团从项目的科技含量、市场机会、团队的业务能力及管理能力等多角度对参赛项目进行打分。
“本次入围总决赛的项目,总体上水平都比较高。”评委之一、广东粤科风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张涵宇表示,纵观评分较高的项目,不少是当下热门发展的行业,公司发展状况可预见性强,有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大赛于今年年中发布并启动项目征集,经过入校宣讲、报名、项目资格审核、200+万人次的网络投票、专家集中评审与初赛路演答辩等环节,最终,20个初创组项目、12个成长组项目晋级总决赛。
“高校科研成果,它一定是要解决某些实际生产经营中的问题。面对城市产业集群升级突出的问题,企业如果孤军作战,往往因为科研成本太高,周期太长而难以为继。相反,高校拥有宽松的科研平台,可以不太计较成本去突破企业面临的技术难点。”评委之一、大汉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朝阳表示,大赛评委更为聚焦于积极和城市相关产业相匹配的路演项目,“能否与成熟的企业共同实现项目落地,是高校成果转化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黄朝阳认为,佛山已有不少高校成果成功转化的例子,且经验值得推广。他举例,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以“独占许可”方式,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瞿金平团队合作,应用了“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输送方法及设备”专利技术,实现了高校的科研成果真正服务于社会发展。
连场活动打造高校成果转化“加速器”
助力科研项目“破茧成蝶”
本次大赛结束后,中心针对大赛中挖掘的一批市场前景好且与产业紧密结合的科技成果,提供产业精准对接渠道,组织开展路演大赛的专场精准对接活动,邀请企业、投融资机构进行专场接洽,实现一对一转化,为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提供新动力,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深度创新合作。
徕泰光电是成长组参赛项目之一,由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靳京城博士团队牵头成立。团队主攻研发的高端光学镀膜元件生产技术,可应用于医疗荧光检测等仪器的高端滤光片,在目前疫情防控、国内医疗检测需求激增的背景下,产品具有极大市场。“本次大赛是帮助我们接触广泛资源的平台,评委们都是VC的大咖,如果他们对项目感兴趣的话,后续也可能会联系我们。”在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提供的专业服务和资源对接下,徕泰光电顺利解决了资金不足、校方处置流程、办公场址缺乏等问题,并获得了政府相关支持,顺利落地佛山。
经过多年发展,路演大赛已逐步成为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器”,今年路演大赛的参赛数据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大赛吸引了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71所高校共263个项目参赛,与2019年相比,参赛项目增加近百个。历届项目成果展诞生了不少明星项目。
“院感防控创新技术与产品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荣获2018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演大赛第一名,该项目由以钟南山院士、周荣研究员为核心的研发团队研发,目前已入驻佛山安捷健康产业园。在项目融资需求迫切之时,中心帮助其成功申报蓝海人才计划A类资助300万元,并积极联系投资方,吸引启明创投的持续关注。目前,该项目已实现量产,形成上千万元订单。
事实证明,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演大赛立足于制造业大市、珠江西岸创投中心——佛山,通过发掘一批“新秀”项目、培育一批“明星”项目,实现了建设广东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佛山产业转型升级快速推进的共赢局面。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为佛山创新驱动注入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是科技创新创造的应有之义。然而,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有数据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3万项科技成果问世,有7万项专利成果诞生,但其转化率只有10%,与美国的80%相去甚远。
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高校则是为科技发展提供智力资源的集聚地。社会亟待拆解高校科研方向滞后于市场需求的难题,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梗阻。面对困局,佛山正力争成为破局者。
近年来,作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佛山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出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形成“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场”的创新发展模式。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7年,由广东省教育厅与佛山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正式成立,这是经省级政府批准设立的聚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中心以“管理中心+线上服务平台+转化基地”的“1+1+N”模式建设和运营,致力于打造科技成果精准对接、技术转移转化、成果再研发及运营为一体的360°转化服务体系,促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与此同时,佛山出台配套政策,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保障。2018年起,佛山印发《佛山市促进高校科技成果服务产业发展若干扶持政策》等系列政策,通过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和服务机制,鼓励具有产业应用前景的高校科研成果项目到佛山孵化,累计2000万佛山市专项扶持资金到位。
经过两年的深耕,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走访50余所高校的107个实验室,组建的广东高校科技成果库和人才库严格按照逐一分级分类的原则进行管理,经筛选后,共3584项成果和7000余名老师入库,精选出554项高质量科研成果开展运营,并正持续快速增长。实地走访调研365家企业,收集到169项技术需求,提炼行业共性需求21项,覆盖佛山五区21个街道的各大支柱产业。通过资本沙龙、校企对接、院士专场等系列精准对接活动,整合了投资机构、科技孵化器、知识产权等第三方成果转化服务机构,以及技术经理人专人跟进和专业的转化服务,直接促成成果转化落地41项,转化金额超2亿。
沉甸甸的数据证明,中心的举措实现了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精准对接,真正做到让高校科技成果在“佛山制造”生根发芽。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有关负责人透露,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中心已围绕高校院所这一创新源头推动建设高校工作站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群。下一步还将着重加强技术经理人的专业素养提升,培养更多优秀的技术经理人,打造更强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让更多科研成果在佛山率先落地和产业化,为佛山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不断积蓄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