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人人都是参与者——以更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报道之五
作者:王坤 关艳玲
“我们企业申请一项政策优惠,在南方的分公司,当地公务人员登门帮助申请,而辽宁公司去相关部门申请时,却被告知‘等文件、等通知’。”我省一位民营企业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一热一冷的温差必将带来发展的差距。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元素,事关发展,决定未来。营商环境建设被摆在事关全局发展的战略位置。
近年来,我省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东北地区最早进入计划经济、最晚退出计划经济,很多干部还是时常用惯性思维方式来面对问题——“等靠要”“推拖绕”,认为自己是“局外人”,问题是别人的,与己无关。
“我们在调研督导中也发现,有的干部主动为市场主体考虑和服务的意识欠缺,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是‘不行’,而不是想办法如何‘行’;遇到问题不是把自己摆进去,而是先把自己甩出来。”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副局长祝国勋说。
“‘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无错’的思想顽疾,一度制约我省一些干部担当作为,成为阻碍振兴发展的‘软钉子’。‘差不多、过得去’的粗放思维导致一些干部‘光说不练、做而不实’。”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党建教研部主任储霞认为,干部缺乏主动服务的主人翁意识,说到底还是人的思想认识问题。
储霞认为,要从思想上“清障”,一方面广大干部要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体验,甘当“店小二”;另一方面,广大干部要摒弃营商环境建设“二线思维”,把自己摆进去,主动认识到解决群众、企业的困难就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走出“舒适圈”,钻进“问题圈”,需要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观念,破除“事不关己当看客、不愿担责怕麻烦”的认识。
今年,辽宁海帝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宪在南方某地区申请某项业务时,就遇到审批件缺少的问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主动说:“您别折腾了,我来想办法。”金宪感慨地说,把自己摆进去,不是要求公务人员盲目奉献、违背规则,而是培养起融入精神,懂得换位思考,把“群众和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企“清”而不“亲”的问题。
“我们期待政府部门主动到企业来,和我们一起找思路、破难题。”辽宁海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治辉告诉记者,企业所在的鞍山市正在推进“三个互动”,即干部与群众互动、与企业互动、与基层互动。鞍山市选派1.7万余名优秀干部进驻企业或到企业挂职,针对企业需求,协调落实相关政策。“他们认为企业的困难就是自己的问题,想尽办法解决问题、破解难题,这是一个好的转变。”李治辉充满期待。
优化营商环境,每个人都是“局内人”。做“局内人”不是做做样子,而是要练就过硬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营商环境问题仅靠改善服务态度是不够的,应尽全力用新理念、新办法、新举措把过去不能办成的事办成了,把困扰群众、企业的难题解决了。”辽宁省湖北商会会长丁碧存建议,微笑服务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要建立健全让改革创新者尽责免责的工作机制,形成为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撑腰鼓劲的氛围。
“以前开发商在动工建设前,需自行对地块进行文物勘测,前段时间,有关部门将这一审批事项提到土地出让前置环节中,这为项目建设节约了不少时间。”沈阳市某地产公司项目经理说,政府职能部门流程再造和机制创新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便利。
“自己费力了,群众和企业就省心了;自己麻烦了,群众和企业就痛快了。对该办能办的事情痛痛快快去办,上午能办的不拖到下午,今天能办的不等到明天。”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说,从“旁观者”到“当事人”,从“局外人”到“局中人”,只需向前跨进一步,关键就是把优化营商环境当成“我的责任”,把为群众、企业办事当成“我的荣光”,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养成思想自觉,形成行为习惯,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