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深山34年,她把一批批学生送出大山
央视网消息(记者 康彦龙):“我没有想到一名大山深处的普通教师能获得如此高的荣誉,这既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9月4日,正在布置开学典礼会场的丁海燕接到消息,自己获评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这一突如其来的惊喜让她激动不已。
当天,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丁海燕名列其中,成为陕西唯一获此殊荣的老师。面对荣誉,丁海燕说,我只是做了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做的事。
53岁的丁海燕是陕西旬邑县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一名农村教师。从村小到乡镇中心小学,从代课教师到学生的“知心妈妈”,三十多年来,丁海燕以校为家、扎根山区,在身患纤维瘤的情况下,把一批批学生送出大山。
“我认为一个好老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爱岗敬业,如果只爱岗不敬业,那就是一个不完美的老师。”爱岗敬业,一直是丁海燕对自己的要求。
爱是最好的教育
1986年,19岁的丁海燕成为家乡金盆村小学的一名代课教师,从此她便与教师这个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丁海燕看来,想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老师就要先做什么样的人。刚走上岗位,她就和自己“约法三章”:学校交给的任务,必须无条件完成;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告诫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爱是最好的教育。从教30多年,丁海燕几乎一直吃住在学校,孩子们从丁海燕身上看不到老师的架子。在学生们眼中,丁海燕是老师,更像“妈妈”。马栏山区的冬天特别寒冷,为了让学生按时上学,每天下午放学前,她都会鼓励学生按时到校:“说好了,老师明天会把火炉生得旺旺的等你们,要是谁鞋湿了,老师给你们烤干,要是谁手冻疼了,老师就给你们焐暖和……”她还买来小零食、文具等作为奖励。
就这样,年复一年,丁海燕“哄”来了一茬又一茬学生,又把他们一个个送走。冬天,她会带学生上山捡树枝,生炉子取暖;课间,她会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抢打扫卫生……学校实行寄宿制后,她课余经常到学生宿舍指导孩子们整理内务,教他们如何和同学友好相处。
正是由于“丁妈妈”这样一种关爱,一些学生毕业后,仍与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每年的母亲节,“丁妈妈”总会收到学生们的祝福,他们会特意挑选“丁妈妈”喜欢的红色纸做信纸,也会在信末写上:“您的孩子”。
爱是需要能力的。走上工作岗位后,丁海燕从未放弃学习,认识到自己的学历差距后,她开始自学教育教学理论,还报名参加了师范学校的函授学习,家里的锅台上、案板边都夹着书。多年来,丁海燕所带学科成绩在县级质量监测中都是名列前茅。
1999年以来,她所任教的村子考入大专及本科院校的学生有40余人,成为全县走出大学生最多的村子,改写了多年来该村从未走出过大学生的历史。
“和学生在一起是最快乐的事”
“往前看是希望,往后看是美好的回忆。”多年来,丁海燕一直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和学生们在一起。她说,人生最充实、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和学生们在一起。
常年的辛勤工作和艰苦生活,丁海燕积劳成疾。2003年,她胳膊疼得抬不起来,去医院一查,患了严重的双侧乳腺增生,从此药再也没断过。同事们说,丁海燕就是累出的病。2004年,她的双侧乳腺增生已转为纤维瘤,并伴有血压下降等多种并发症。
家里人说丁海燕是个教书狂。只要和学生在一起,她就忘记了所有的病痛和不舒心。她经常说:“我苦点累点没有啥,但不能误了孩子!”
时隔多年,她还记得2004年底那个下雪的清晨,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李志龙突然拉着满满一车干柴出现在她面前,小脸蛋冻得通红。原来,听说要下雪了,他看老师的柴不多了,怕天冷她烧炉子没柴,就和妈妈去捡了一车柴,一大早送过来,因为“老师说我们要互相帮助”。
住在丁海燕隔壁的同事高利利说:“丁老师是一位待人诚恳,工作认真的人,她最大爱好是读书。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儿,马栏条件非常艰苦,我常常抱怨生活乏味。丁老师精选了几本书给我,说闲下来读读就不觉得苦闷了。”
“一个也不能落下”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马栏山区是革命老区,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始终是丁海燕重点关注的对象。
2012年,班上转来了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小崔。由于父母是残障人士,孩子的性格有些孤僻,经常搞些小破坏,与同学摩擦不断,令人头疼。为让他尽快融入班级,丁海燕想方设法地教他怎样与同学相处。
有一次学校订校服,其他孩子都很兴奋,唯独小崔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丁海燕明白孩子的心思,低声对他说:“安心学习,校服我来买。”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小崔渐渐变得开朗、懂事起来,经常主动帮老师倒垃圾,帮小同学端水、扫地,回家也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了。
丁海燕常说,学校和班级是一个集体,要让孩子们手拉手一起进步一起成长,不能落下任何一个。
她所在的地方,有好几个民族共同居住,以汉族和回族居多,丁海燕经常利用工作和家访的机会,给大家讲述民族团结、和谐稳定的重要性,默默做了许多增近民族感情、维护团结稳定的事。
近两年,因身体原因,丁海燕转型做了体育教师。开始不会教,她就对着教学视频一遍遍地学,趁着周末在操场一次次地练,等学会练熟了再教给孩子们。备一节体育课她常常要花两三天时间。在学校校长张平看来,丁海燕的体育课,比专业老师教得还好。
三十多年来,丁海燕辛勤耕耘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她说:“我喜欢孩子们叫我老师,更喜欢他们叫我伙伴。在这些小伙伴当中,我感到快乐、充实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