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好全面小康精准攻坚的辩证法
人民网北京6月30日电 (记者 万鹏 黄玉琦)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短板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处理好“三个关系”?就此,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专访了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基地研究员,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
颜晓峰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步推进、年年提高的目标实现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深化认识的思想发展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多种关系、解决好多样矛盾,特别是在决胜决战阶段,时间紧迫、任务倒逼、压力很大,更需要掌握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思想武器,防止顾此失彼、收放失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一文中,就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问题,要求在工作中把握好三个关系,正是正确认识全面小康面临短板问题的辩证法,为各级各部门和各级干部提供了科学方法论的指导。” 颜晓峰说。
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承认差距,不搞平均主义
颜晓峰告诉记者,唯物辩证法把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起来,既坚持统一的要求,又充分考虑特殊的情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整体目标,是从宏观层面对发展目标的设定。我国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人群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收入差距,要求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届时都同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是不现实的,在实践中会产生不良后果,或是搞平均主义,或是弄虚作假。强调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就是要求充分发挥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推动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能够实现,尽好自己的责任,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要求从实际出发,不硬性追求与本地区本部门发展现状不相适应的过高目标,能达到什么目标就达到什么目标。这样,全面小康既能普遍提高,总体达标,又各得其所,不强人所难。
把握好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区别对待,达标有先有后
颜晓峰强调,唯物辩证法把绝对和相对统一起来,绝对和相对既是有界限的,又是相互依存和转化的。在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上,不能只讲绝对不讲相对,也不能只讲相对不讲绝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中有的是绝对指标,这就必须打赢、必须决胜,不能讲价钱、讲条件、讲困难。比如脱贫,是指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个标准成为绝对标准,是由于经历了新中国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的积累,实现这个目标已经有了必要的条件和基础,党和人民具有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关键在于跑好“最后一公里”。有绝对标准,就要有相对标准,所有标准都成为绝对标准,都不允许某些标准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就会成为绝对化,成为“一刀切”。要看到,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本身就意味着在歼灭战以外的战场,难以做到集中兵力,难以再打成歼灭战。因此,有弹性、有余地、有缓冲的相对标准是必须的。“把握好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就是要求全面小康既要有强攻,也要有缓攻,既要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也要张弛有度。”颜晓峰说。
把握好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的关系:综合考量,注重人民感受
颜晓峰认为,唯物辩证法把定量与定性统一起来,重视定量分析在衡量事物、评价对象中的作用,同时也看到定性判断的重要性,因为现实生活中并不能事事都能制定量化指标,作出精准量化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与否,既要看量化指标,也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这就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量化指标,是重要的衡量和评价体系。这些量化指标,清晰明了,容易比较,有说服力,必须认真落实、严格执行。但数据并不能说明一切、表达一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存在于心中的,不是都能量化反映的。全面小康是人民的小康,人民满意的全面小康是更为重要的评价准则,让全体人民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