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公筷公勺贵在坚持

广东省商务厅和省文明办、省市场监管局日前联合印发《广东省“公筷公勺”使用标准指引(试行)》。规定了公筷公勺的制作、配置、消毒、宣传引导等要求,以此推动公筷公勺使用成为社会共识,形成广东餐桌文明新风尚。

今年2月,疫情正肆虐之际,广州市文明办、广州日报、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就联合发出“使用公筷公勺,推进广州文明餐桌建设”的倡议,倡议市民消费者居家或外出用餐时,使用公筷公勺,富有预见性和建设性。

早在十多年前,钟南山院士就提出,“建议在家庭中也要使用公筷,或每人有专用碗筷。”这场疫情,再次把这个老问题摆在了大家面前,数据显示,很多新冠病毒感染者正是通过家庭聚餐感染的,感染人群往往是整个家庭、整个家族,令人痛心。非但是新冠病毒,合餐制共用菜盘、同碗筷、相互夹菜等方式,还给乙肝等许多传染性病毒制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因此,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推广公筷公勺都有重要意义。

有人担心,倡议分餐制、推广公筷公勺,是不是在颠覆传统饮食文化?其实,中国是最早实行分餐制的国家,也是分餐制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中,“席地而坐、分案而食”就是分餐制的生动写照。“分案而食”,病毒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推广公筷公勺,涉及生产、销售、使用等诸多环节,固然需要明晰的指引,让各方遵照执行,但只有指引是不够的,得不到执行的话,无异于“画饼”。此次疫情之前,偶有一些高档餐馆提供公筷公勺,但并不普遍,且大多数食客在这方面的意识也不够,导致使用情况并不理想。推广公筷公勺,还是要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

对公众而言,要多一些使用公筷公勺的专题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餐馆等,保持一定的曝光度和热度,帮助公众逐步养成这种意识。对餐馆企业而言,既要监督使用公筷公勺,对不执行的单位依法处理——数天前,浙江某地就开出了首张50元的罚单,还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比如使用公筷公勺的成本分摊,以提升企业行动意愿。推广公筷公勺贵在坚持,就像公共场所禁烟一样,坚持下来总会有进步。(连海平)

编辑:谭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