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特别强调,“要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创新医防协同机制”。
预防为主、未病先防是中医千百年来传承的理论精华。如何将中医传统理念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提升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健康管理水平?求是网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讲席教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接受记者采访 作者供图
求是网记者:程院士,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了解到您这次带到两会的议案之一是《建“治未病”国家体系 保人民健康和国家强盛》,请您谈一谈,这一议案具体有何背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程京代表:背景主要是针对今年非常特殊的一个历史时刻。因为大家都知道,咱们今年实现全面脱贫,老百姓脱贫之后,迈向富裕生活,最关心的一个事情就是自己的身体健康,这样才能够去享受生活。在过去我们还很贫困的时候,可能还顾不上健康的事情。可能有重病和大病的时候才花钱去治病,小病就扛。
现在全国14亿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书记在2014年就说了,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所以全民健康的事情非常重要。健康跟疾病是不一样的,“未病”这个词是中医的一个专用词,这是未来的未,没有发生的疾病。所以“治未病”,我们去治疗还没有发生的疾病,真的是未雨绸缪,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如果真到了疾病晚期,可能花了一辈子的积蓄,还救不过来。所以我觉得中央的方针政策是非常对的。总书记在2016年就已经很明确提出来,我国未来医疗卫生发展的方向是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要从疾病治疗为中心,转向健康管理为中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建议是建立“治未病”的国家体系,首先我们应该考虑立法,因为有法律保障之后,很多事情才能够落到实处。第二个就是要有相关的机构,我建议把“健康”单独拿出来,成立相关职能部门,我认为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不是一回事,但是他们中间是有衔接的。第三个,“治未病”治什么样的“未病”?我认为,我们最应该关心的就是脆弱群体的身体健康,一个是小孩,一个是老人。小孩,更多地要去依靠西医里面最先进的医学遗传学技术,通过先进的基因检测方式,提早知道孩子有没有遗传性疾病?如果说没有,放心大胆地生;要有,就可以提前实施干预,这样的话,保证我们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也不要让这些刚刚脱贫的家庭,因为生下来一个比如说有智力严重缺陷的孩子,又因病返贫,终身脱不了贫。老人也是非常脆弱的群体,人老了之后,身体很多功能就衰退了,这是自然规律。所以如何让老年群体少得病、晚得病甚至是不得病,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和课题。
在这方面更多要依赖的,我个人觉得不是西医,而是中医。几千年下来,从《黄帝内经》有文字记载到现在,中医在治“未病”方面,确实有非常健全的理论体系和实操的一系列手段,这是非常宝贵的历史传承。如果我们能够认真落实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一老一小这两个群体照顾好、保障好,那么中壮年在工作、学习、努力打拼的时候,才能放得下心。不然,家里一个孩子有病,两个老人有病,你怎么能够安心工作和学习?中壮年因为过度劳累,也会引发各种疾病。如果说我们能够抓住历史机遇期,2020年刚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脱贫的年头,那么往未来走,希望我们这个民族从穷变富之后,能够从富变强。
求是网记者:您和您的团队在疫情期间快速研制出了核酸检测试剂盒,在一个半小时之内就能检测出6种呼吸道病毒。您和您的团队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重要的成果的?
程京代表: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没有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支持,几天之内就做完这个事情是不可能的。我们国家生物芯片工程研究中心在北京,它是2000年成立的,成立的第三年,我们就碰到了SARS,那个时候我们第一套设备刚刚出来,第一次研发SARS病毒检测芯片花了整整两周,它只能检测一个病毒,就是SARS病毒,检测1个样品需要6个小时。
经过十多年,我们不断积累,技术发展壮大,开发了新一代芯片,做了呼吸道常见细菌的检测,在2016年就已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正式用于临床。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在用了我们的芯片之后,都给我反馈,说你们芯片又快又准,钟南山院士当时就说,希望我们进一步研发出能检测呼吸道常见病毒的芯片,并开出了清单。然后我们就组织攻关一次能对19种呼吸道常见病毒进行检测的芯片。经过两三年努力,我们这张芯片包括它配套的仪器设备已经开发完备,在准备申报的时候,疫情暴发。所以我们又跟他们两位院士商量,把我们19种病毒里面一个非常罕见的病毒拿下来,替换成了新冠病毒。这样的话,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19种病毒鉴别诊断芯片,在一个星期之内就问世了。由于时间紧张,无法把19种病毒的临床实验全部做完,所以后来就只申报了6种最常见的病毒。原来SARS时是两周开发出来,这次是一周不到的时间就开发出来,检测时间由原来的6个小时,变成1个半小时。我觉得我们的积累和发展,跟整个国家的积累和发展,是比较同步的。
求是网记者:芯片成本是否比较高?能否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
程京代表:这是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听到芯片这个词,大家就联想到高科技,一联想到高科技就想到很贵,实际上情况并不是这样的。通过20年的努力,我们在技术、指标、性能和成本控制方面,应该说平衡得比较好。国家物价定价并没有因为你是芯片,就让你定得很贵,它是按照指标,检测一个病毒,别的技术是怎么收费,你这也是一样收费。所以普通老百姓是完全能够承受和消费的。
我们有些芯片就更不用说了,比如说针对健康中国建设,现在富裕之后最怕的就是“三高人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我们开发出来的全自动生化检测芯片,一次检测才50块钱。50块钱,现在随随便便吃顿饭可能都不止这个钱,所以可以让老百姓改变健康管理的方式。以前我们可能一年才做一次体检,查出来,比如说血糖不对了,血脂过高了等等,可能再想检测的时候,要等一年。现在有了这样的最新科技手段,检测是一键操作的,而且价格又很容易承受,这样就不用等一年一次了,可以随时随地给自己做检测。身体稍微有点异常,检测出来了,就调回去。所以我们经常说的是,小病不治必成大病,而现在,小病一出来我们就治了,“治未病”,身体稍微有些亚健康我们就调理了。
求是网记者:您研究的重大疫情智慧监控天网受到广泛关注,请您介绍一下天网系统是怎样实现主动防疫的?
程京代表:最近十几二十年我们经历了大大小小的疫情,但是基本上没有脱离过人在中间进行信息的传递。如果我们把技术这张天网系统给布置好,机器会非常忠实地按照预先的设置,该向谁报就向谁报,该多快报就多快报。
鉴于此,我们做的生物传感器采集病人检测的信息,比如新冠病毒、SARS病毒或者是禽流感病毒等等,这样的检测信息可直接通过5G联网上报。疫情首先出现在哪个城市?它来的速度有多快?病情到底有多重?专家可以马上去了解,迅速给中央高层提出相关的决策参考意见,整个应变速度就会非常专业和迅捷。如果这样一张网对全国进行了覆盖,你可以想象一下,不管是乡镇、县级,还是市级、省级医院,数据会瞬间直接按照设定路径上报,这样我们就可以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