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两会·观振兴②科技创新篇|让“第一动力”更澎湃
庚子之春,“新冠”突袭。狭路相逢,利器为要。
防疫战,也是科技战。
这是对辽宁创新能力的一次集中检验与大考。
政府瞄准方向、迅速组织,科研院所、高校、企业闻讯而动、紧急研发。
7天,东软医疗团队推出移动CT扫描单元“雷神”,驰援武汉等抗疫一线;
30天,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与钟南山团队联合研发的新型智能化咽拭子采样机器人“呱呱坠地”;
月余,沈阳同联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研制的可利霉素,出现在治疗新冠肺炎有效药物官方名单中……
春节以来,攻克核心关键技术20多项,自主研发高端防护产品30多项,推广成果65项,科技“辽军”为战“疫”贡献重要力量。
喜人的“果”,源于深扎的“根”。
创新,在新发展理念中居第一位,是辽宁振兴的“牛鼻子”。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进一步为辽宁发展指明了方向。
总书记的嘱托,引发辽宁人深入思考。于是,“如何推动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解决‘墙里开花墙外香’问题”成为我省解放思想大讨论的重要内容。
知一重非,进一重境。一系列重大举措随之展开:启动建设辽宁实验室,推进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沈大自创区“三年行动计划”和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工程,组织科技成果转化“引联行动”……
2019年,全省各高新区和沈大自创区以占1.5%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省19.6%的GDP;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0家,是2016年的2.8倍;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53.6%,提高了1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7%,高出全国9.9个百分点。
一系列数据表明,老工业基地,“新引擎”愈发强劲。
改革之火,点燃“第一动力”
创新之于辽宁,是个既迫切又沉重的话题。
辽宁的科技资源向来十分丰富:1700家科研机构、115所普通高等院校、56位两院院士、460万技术工人……
然而,如此厚实的“家底”,却并未充分转化为发展优势。“科技强,创新弱”,一度是辽宁面临的尴尬。
体制机制不活,使创新链条存在诸多“关卡”。必须要改革,必须要啃更硬的“骨头”。
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全省科技改革进行顶层设计、系统部署。出台《关于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的实施意见》;启动实施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专项行动,激发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等科技要素创新活力,促进经济要素创新发展。
推进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完善评审流程,优化奖励结构,强化激励力度,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确保广大科研人员充分享受改革红利。
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出台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和资金管理“放管服”改革10条突破性举措,升级省科技创新综合信息平台,简化科技项目组织流程,优化科研经费管理方式,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从经费管理制度上破除形式主义,让科研人员聚力科研。
启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试点工作,指导试点单位先行先试。加大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激励性后补助力度,调动创新主体投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
充分释放科研要素创新活力的同时,我省大力推动科技工作聚焦经济建设主战场,以科技项目引导高新技术产品、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等经济要素创新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出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专项行动方案》,以智能制造、新材料、洁净能源为主攻方向,重点部署12条创新链,并在此基础上布局了39个省科技重大专项和116个重点研发计划,依靠科技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
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工程。目前,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突破800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5000家,培育瞪羚独角兽企业134家,它们成为壮大新动能的中坚力量。
建立新的科技创新基地管理体系,有效解决创新平台之间交叉重复、定位不清晰问题。新组建海洋、石化、人工智能、中医药、生命健康等5个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对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科技创新是系统工程,一系列符合辽宁振兴需要的改革举措,有效整合了以往散弱的科技资源布局,将更多优势力量聚集到产业振兴中来。
“与建设创新型省份目标相比,我省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今后要在科技管理机制、政府服务机制、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金融支持机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全面激活辽宁创新驱动力。”省科技厅厅长王大南表示。
环境更暖,汇聚“第一资源”
“吸引人才是科技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三年来,公司先后招揽40多位精英,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5%。”
作为国内少数掌握射频微波陶瓷电容器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大连达利凯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溪笔常年在各地寻觅“高人”。“都说东北人才外流,但我们却凭借实力和发展潜力让人才‘逆流’。”
人才是第一动力。我省从“优存量、拓增量”两方面发力,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充分发挥自然科学基金作用,优化人才培养支持机制,大力度做好柔性引才。
强化省自然科学基金培育人才基础作用,设立优秀青年基金和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优化支持力度和支持范围。高质量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围绕辽宁重点产业领域,汇聚优质人才。
用好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兴辽英才”计划等各类科技人才支撑平台,加大对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创业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等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辽宁促进中心作用,与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研究制定全省科技人才柔性引进工作指引。开展两院院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高端科技人才柔性引进试验示范。
去年,我省新增两院院士5人,有9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有13项牵头主持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均创历史新高。
“能不能吸引人才关键看企业,企业好不好得看行业”,朝阳佛瑞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瑞林说,创新型领军企业多的地方,往往人才汇聚。如果政府从产业发展和人才鼓励政策上再给予支持和配合,会更好地促进人才“扎根”。
为推进科技创新,我省正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改进科技评价体系,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从制度设计、舆论导向上鼓励创新,营造公平竞争氛围,让敢创新、会创新、能创新的人受到尊重。
王大南认为,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集成一切有利要素和资源,打造良好创新环境,一流的创新成果自然会水到渠成。
由点及面,创新百果飘香
今年2月下旬,锦州神工半导体在上海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而这相距辽宁科创板“第一股”芯源微电子成功挂牌不过两个月。
全国首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启动,东北首家、全国唯一的医学检验领域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获批建设,全省55家企业入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创历届最佳……
去年以来,我省科技创新异彩纷呈,取得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突破。
战略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迈出历史性步伐。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以全新体制启动建设辽宁实验室,打造科技创新试验田,为争创国家实验室奠定坚实基础。未来,这里将成为全球顶尖科技人才的聚集地,重大科研成果的原创地,我国攻克共性关键技术的主阵地,引领辽宁产业振兴的策源地。立足辽宁优势科研领域,辽宁实验室正在加快布局建设材料、智能制造、精细化工与催化三大研究中心,组织一批重大项目。
东北科技大市场全面升级。线上线下互联互动,省市区三方共建,已引入100多家科技服务和金融机构,成为东北地区最为活跃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
市场配置创新资源成效显著。去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额337.7万元。其中,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合同成交额增长17.2%,占全省成交额近1/3;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到53.6%。
攀升的技术市场交易额如此喜人,既反映了市场对技术的强烈需求,也显示出辽宁科技成果转化蕴藏的巨大潜能。
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充分验证了这一点。我省以“战时状态”迅速组织开展了3批39项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带动社会研发投入1亿多元,众多科技“明星”产品服务全国抗疫一线。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我省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优势充分释放。沈阳高新区生物医药相关科技型企业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55%以上,其中东软医疗、上博智像等企业产值同比增长60%,格瑞仕特生物制药产值增长66.7%,爱尔创生物产值增长30.3%。
激发动力、释放活力,辽沈大地创新“百花园”正成为产业“百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