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抗疫,一手促生产大连农商银行全力支持春耕备耕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赵卓 

实习生 孙慧婷  通讯员 臧超纲 

疫情挡不住春耕的脚步。当前正值疫情防控和抢抓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大连农商银行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强化主动服务意识,积极对接有效需求,安排专门信贷额度,畅通贷款审批绿色通道,全力支持春耕备耕这场开年关键一战。

急事急办,解客户燃眉之急

抗疫情,保供给。今年春耕金融服务工作不同于以往,大连农商银行根据市委、市政府和监管部门有关要求,立足抢前抓早、主动服务的工作要求,在2月下旬即制定了服务方案,下发专门通知,部署推动相关工作。

各分支行通过微信、电话回访以及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全面摸排涉农客户受疫情影响情况以及新增需求情况,通过合理延长还款期限、调整还款方式、增加信贷额度、适当下降贷款利率等多种形式加大暂时困难客户的救助帮扶工作,同时积极对接有效需求,确保种子、仔苗、化肥、农膜、农药、饲料等生产资料所需资金第一时间投放到位,努力保障今年基础农作物生产以及生猪、奶牛、油料、禽蛋、净菜加工等紧缺“米袋子”“菜篮子”和“地产地销”农副产品生产的金融服务供给。

旅顺口区韭菜房村一位养猪大户因扩大生猪养殖规模,春节后购买饲料的流动资金不足,因为正是在疫情防控的严峻时期,无法出村,这时他想到了大连农商银行旅顺支行的驻村客户经理。结果仅用半天时间,旅顺支行就帮助这位养猪大户办完全部流动资金贷款手续。

大长山岛有一家从事海参养殖的客户,有一笔200万元贷款于2月7日到期,原计划到期还款。在春节假期期间,大连农商银行长海支行得知这位客户由于受疫情影响,海参无法采捕出售,按期偿还贷款出现困难。长海支行迅速为客户开启了“再融资绿色通道”,调整还款计划,仅用两天时间,就为这位客户发放了190万元再融资优惠利率贷款,解决了其燃眉之急。

疫情期间,这样的客户很多,大连农商行在保障全行支持春耕力度不减的基础上,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尽可能压缩防疫特殊时期客户办理业务时间,为特殊客户群体减轻贷款压力。

科技助力,线上线下齐发力

防疫不能松劲,春耕不可耽搁。为克服疫情期间出行不便的困难,大连农商银行有效依托自身的渠道广、人缘清、地缘熟的优势,在合理统筹各网点对外营业同时,大力引导客户使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助农金融服务站点、自助设备等金融服务渠道,尽量减少与客户的线下接触,全力保障广大城乡居民基础金融服务需要。

积极转变贷款营销方式,采取微信和电话预约、畅通线上贷款申请通道、发挥驻村客户经理作用以及主动发布客户经理联系方式等渠道,及时响应客户需求,确保农业生产资金优先发放,农业生产项目资金优先安排,特色农业项目资金优先满足,为春耕生产开辟绿色通道,全力满足春耕生产的资金需求。

为服务好今年的春耕生产,大连农商行已先后与供销社研发了依托电子商务渠道采购农用物资的“供销电商农资贷”、在农业农村局指导下研发了用于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支持农业绿色发展所需机具采购的“农机贷”等两款优惠利率普惠金融产品,帮助农户到正规渠道购买化肥、种子等农资,以及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耕、种、收综合水平。

同时,在农业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继续推进“整村授信”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推广,努力寻求人员、资金、产品以及服务不断下沉,截至目前,相关试点区域农户春耕备耕资金需求旺盛,申贷资金3亿多元,目前已完成贷款发放1亿多元。

精准扶持,脱贫攻坚出实招

战“疫”里,金融扶贫不停歇。聚焦产业扶贫,大连农商银行充分结合县域农业经济特点和各乡镇特色农业经济,突出支农服务重点,有重点地支持农业产业化春耕工作。对重点客户、项目,进一步提高绿色通道的工作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和审批手续、优先安排授信额度。

突出精准扶贫,持续推进金融扶贫攻坚的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低收入村农户春耕生产资金需求,并给予一定利率优惠,帮助低收入农户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收入。

提高支农再贷款等优惠政策使用效率并给予优先受理,加强农村“两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展,通过多种形式,在保障春耕生产资金供应基础上确保做到不误农时、不误农需。

大连农商银行庄河支行根据疫情期间市场需求,不断总结优化“扶贫贷”金融产品,将最高贷款额度由5万元上调至10万元。同时,不断完善管理办法、简化办理流程、提高办结效率、提供优惠利率,有效地缓解低收入村农户发展产业、设施农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及时帮助解决春耕、备耕、备海和设施农业春季建棚难题,确保不出现因资金问题导致的撂荒和停建、缓建现象。自“扶贫贷”小额贷款项目开展以来,仅在庄河地区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513余万元。

编辑:金波